本版导读
制定鼓励帮扶政策 放手发展自营经济
农垦总公司百分之六十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
本报讯 陕西省农垦农工商总公司针对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下岗职工增多,职工生活拮据的实际,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带领职工走出了一条自我投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职工自营经济之路,为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脱贫致富奔小康开辟了广阔天地。目前,全系统工商企业中从事自营经济的职工达1900多人,占下岗职工的60%,占职工总数的20%。年产值达4300万元,实现利润1006.8万元,人均年纯收入5298元,相当于在职职工的1.6倍。不仅为企业每年减少638万元的开支,而且安置社会闲散劳动力1844人,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在推动职工自营经济发展过程中,他们针对职工中存在的怕政策变、怕单位卡、怕人眼红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怕影响国有企业发展,怕人才流失、怕职工队伍动荡的思想,分别制订了《关于鼓励职工发展自营经济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大力发展职工自营经济的决定》,按照“先搞活后完善,先放开后规范”及“大胆干、不争辩”的原则,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放心放手放胆地推动自营经济发展,形成了党政工齐抓共管的良好运作机制。
为自营经济职工提供优惠的政策环境和全方位的服务。一是明确自营经济职工身份不变,同在岗职工享受同等的医疗、住房、职称评聘、子女人托等待遇;二是自营经济职工的“两金”免交。并规定,凡接收本单位下岗职工的自营经济实体,其所接收职工的“两金”可由企业代交,到龄时由企业统一办理退休手续;三是为自营经济职工代办营业手续,提供信息、场地、资金、培训等服务。总公司每年筹集300万元作为再就业基金,凡下岗职工从事自营经济均可拿到2000元的贴息借款。近年来,通过企业统一规划、统一建造,企业投资职工购买或企业与职工共同投资、职工租赁等方式筹集120多万元,新改建店铺门面房达3.46万平方米,为职工从事自营经济营造了良好的经营条件。
经过近5年努力,农垦总公司系统一大批下岗职工不仅通过自营经济脱贫致富,而且在市场经济的搏击中增长了才干,实现了新的人生价值,部分职工自营经济实体正向生产规模化、管理公司化、资本股份化,产品外向型方向发展。本报特约记者张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