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10月28日
经济生活
02

健身器市场,温而不“火”为哪般?

近年来,随着百姓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家庭健身曾被传媒炒得沸沸扬扬,有些濒临倒闭的企业闻讯纷纷转产健身器材。然而,一年多过去了,如今的健身器材市场却并未如人们预料的那般“火爆”,健身器的生产与消费温而不“火”,不少厂家产品严重积压,缺乏周转资金,再次陷人困境。那么,健身器市场始终难见火爆的原因究竟何在呢?

售价过高。价格普遍过高是制约健身器材大众消费的首要因素。仅以跑步机为例,目前市售单功能跑步机售价一般在2600元左右,多功能的在3500元左右,即便是最普通的跑步机、划船机,其售价也都在2000元以上。这样的价格对于绝大多数收入平平、既要开支吃穿用,又要攒钱买房子的工薪家庭来说,不能算是个小数目。未经再三权衡,他们不会轻易列支。市场调查表明,售价太高是制约健身器材市场发展、影响健身器迅速进入百姓家庭的一个重要原因。

品种单调。由于各人的消费层次不同,健身的兴趣爱好不同,所以健身器不仅要价格低廉,而且品种也需不断更新,以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购余地。然而,目前健身器材市场却始终难以摆脱品种单调的尴尬,市场上销售的健身器材除了跑步机、划船机等几个有数的当家品种外,其它品种几乎寥寥无几。尤其是那些价格适中、样式新颖、制作工艺简单、操作性能好和使用方便的健身器更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品种单调,难合众人胃口,导致了消费者看的多,购的少。

体积庞大。健身器的主要消费对象是城市居民,而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尚不乐观。居住尚很拥挤,要让占地较大的健身器材落户安家显然不切实际。“心有余而地不足”是当前很多城市消费者普遍心态。住房拥挤使得他们不得不对健身器望而兴叹,无奈中加入室外晨练的队伍。(健信玉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