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11月03日
公众视角
03

陈希同提官与杨溥荐贤

赵化南

有人说,你要当官先要密切联系领导,而密切联系领导的“捷径”,便是接近和讨好领导的子女。这个在私下流行的“升官之道”,在刘金生身上果真得到了验证。

刘金生何许人也?他原任北京市顺义县顺义镇党委书记,后任延庆县委书记。刘金生自从认识陈希同的儿子陈XX后,认定这是一个门子,便以金钱开道,与其成为称兄道弟的朋友。对其百般讨好,有求必应。陈XX说:“刘哥,我去看你不方便呀!”刘金生心领神会,立马送去一辆轿车。他不惜花费巨额公款搞“感情投入”,先后3次请陈XX出国。据统计,仅从1991年11月至1993年10月,他用于请客和以实物送礼的金额就达85万元,先后送出的8辆轿车,除一辆奔驰送给陈希同使用外,其余7辆都是送给领导干部子女个人使用的。如此“感情投入”,自然起到了应有的效应。1993年8月,顺义县委决定调刘金生任县委农村工作部长,原农工部长马更良任顺义镇党委书记。想不到这一正常调动,竟然惊动了当时的北京市委主要领导。当天下午,原市委组织部长匆匆赶到顺义,向县委宣布了市委书记陈希同的意见:刘金生的任用市委另有考虑,暂时不要动。两个月之后,市委正式任命刘金生为延庆县委书记。任职期间,刘金生严重违法乱纪,大肆贪污受贿、挥霍公款,前不久,中共北京市委给他以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处分,检察机关已对其依法起诉。

由刘金生的升迁,使人想到历史上杨溥荐贤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明朝初年文定公杨溥主持朝政时,他的儿子从老家湖北进京看望他。杨溥顺便问儿子一路上遇到的县官印象如何,谁个优,谁个劣,他的儿子回答道:“天台县令范理很不好。”杨溥问他有何根据,儿子答道:他对我招待得太简单了。”杨溥听罢,默不作声,心中记住了范理这个名字。后来,杨溥向皇帝推荐,将范理提升为德安府知府。范理上任后,“甚有惠政”,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

大家都知道,在封建社会,当官要靠关系、要有背景,谁想官运亨通,扶摇直上就少不了巴结、讨好上司。然而,那个天台县令范理却出污泥而不染,即使“顶头上司”的公子经过,也只“简单”地招待了一下,不谋求“感情投入”,借机步步登高,很值得称道。而那个文定公杨溥看人论事没有以亲属子弟的褒贬和对自己的态度为标准,从儿子的“贬”中,发现了范理的“廉”,并向皇帝举荐让其担任要职,这确有点风度和眼力,尤为难能可贵。这和陈希同真是天壤之别,刘金生本是个素质极差的干部,因为是陈希同儿子的“哥们”,儿子自然说他好,又给陈希同送了奔驰车,所以就能破格提升,担任要职。这样自然就出现了“提了溜须拍马的,屈了当牛做马的”现象。这种用人之道,就会误导一些人把心思用在琢磨“关系学”上,用在“密切联系领导”和巴结讨好领导干部的亲属子女上,对“跑官”、“要官”的现象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人说用人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陈希同们在用人上的腐败问题绝不可小视。除了对他们加以惩处以外,还应从制度上加以完善,解决好选人用人上“权力高度集中”,第一把手个人说了算,“一锤定音”的问题,真正做到尊重群众公论,走群众路线。即使个别领导以个人和亲属好恶对待干部,也能受到监督和制约,使其不能得逞。这样,刘金生之流就没有了市场,跑官要官者就会大大减少,现代的“范理”就会比古时的“范理”更为幸运,这无疑是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之所在。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