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陕西的发展投资基金如何定位
△胡碧
以《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为契机,我国投资基金即将进入规范发展的新时期,如何抓住机遇,利用发展投资基金来解决陕西发展建设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已经成为我们目前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在研究如何发展陕西投资基金业,为陕西解决融资问题时,首先应解决的是发展投资基金的定位问题,是优先设立证券投资基金,还是优先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根据陕西经济的特点,我认为陕西目前发展投资基金应优先发展产业投资基金。
1、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可以弥补我省资本市场发展落后的损失。
由于陕西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现有资金通过证券市场外流情况十分严重,特别是利率连续下调,把储蓄转化为直接投资,陕西企业股份化程度低,资产证券化程度也非常低,通过证券市场再融资更少,占不到96年四川长虹的一半。这样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部分大量地通过证券市场在外流,如果现在组建证券投资基金,由于其在证券市场上投资,以收益为杠杆,具有极强的流动性,不会以陕西上市企业为特定投资对象,陕西留不住这部分资金,其融资率不高。而产业投资基金以某一行业企业为特定投资对象,以股本投资方式注入资本,其投资具有长期性,能结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陕西的产业优势,择优进行投资,实实在在把资金留在陕西,用在陕西。
2、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可以发挥我省科技优势,实现科技兴陕。
产业基金,尤其是创业基金,是在经济及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经济以高科技产业作为新的增长点时才出现的一种新的融资制度,陕西要科技兴陕,就必须优先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目前,从全国、全球经济发展来看,热点已逐渐转向注重知识经济发展,经济竞争的热点已转向了高科技产业领域,谁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谁就处于竞争的优势,美国的知识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几乎占据一半,其在许多领域几乎垄断全球,比如通讯、计算机信息、军事科技等,而这些高科技的发展,创业基金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由于高科技产业是一种充满风险的产业,由银行贷款来支持高科技产业是不现实的。高风险的科技产业需要象产业投资基金这样的机构投资者来支持,它奉行“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原则,正好满足了高风险产业对投资主体的要求。陕西基础研究科技成果很多,但能转化为生产力的不多,目前不足35%,这主要是缺乏风险投资机制,所以,我们应从我省实际出发,优先创办能发挥我省优势的产业投资基金,争取走在全国前面,为我省经济带来一个契机。
3、发展基础产业、支柱产业需要建立产业投资基金来扶持。
由于种种原因,我省基础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要发展基础产业,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而且这些项目一般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相对比较慢,一般投资者回避向基础产业投资,建设基础产业的重担一直压在财政身上,由于财政资金有限,在国家财政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我省提出了“以资源换资金”的思路,用已建设施经营权换取新建项目建设资金,再投资建设,这种以放弃经营权所取得的资金,不如以产业投资基金方式筹集资金有利,因为产业投资基金是一种股本投资,无债投资,而且不控制经营权,仅仅通过注入资本扶持投资企业迅速发展,通过规范上市达到资本增值,整体效益都在陕西。而且,基础产业发展滞后已形成瓶颈产业,尽管投资期长,但一经运转,在供需关系下,回报率相当高,风险极小,是一个理想的投资领域。
4、实现我省农业产业化,也需要产业投资基金的扶持。
我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产业化率低成为制约我省经济的又一个瓶颈。如何加快农业产业的发展,关键还是资金问题。以往发展农业主要靠国家财政扶持,不仅没有改善农业经营,反而增加了依赖性。通过银行贷款,由于风险比较大,也有难度。要进行股份制改制,由于开始效益不明显,又受国家发展计划区域额度平衡等约束,也不好操作。陕西目前规范的上市企业中,还没有农业产业方面的,所以要靠证券市场目前不容易。如果把产业投资基金与我省农业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设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借助基金的合力,依靠大众投资来办农业,兴农业,促进我省农业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才能带动我省经济跨上新台阶。
5、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也是我省深化股份制改革的需要。
我省企业股份制改革可以说在全国居后,这一方面因为我们企业效益不高,管理不规范,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改制更少,另一方面要受国家上市规模区域平衡的影响,如何加大我省企业股份制改制,搞活国有企业,激活民营企业,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也是一条捷径。由于产业投资基金的资金扶持主要是一种长期性股本投资,这种投资可以充实企业的资本金,而且投资是在肯定了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前景的基础上投资,其投资本身就是对受资企业资信及经营的一种良好证明。同时,产业投资基金管理部门还凭借其广博的知识,专家技能,和企业界、金融界、科技界的广泛接触与了解,给所投资企业提供多方面的“增值服务”,为企业上市提供了保证,可以帮助一批企业规范上市,推动我省企业股份制改制,增加我省企业通过证券市场融资和再融资的能力和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