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矿区“鸡蛋王”
——下岗职工王建设创业小记
蒲白矿务局马村矿有位职工,过去由于经常利用下班空闲帮助妻子贩卖鸡蛋,时间一长,大家都戏称他为“鸡蛋王”。如今,矿上停产,大部分职工下岗,他也成了其中之一。下岗后,他开始一门心思和妻子联手搞起了采、供、销一条龙的鸡蛋销售,很快占领了矿上的两个家属区市场,大家说,他这回成了真正的“鸡蛋王”。
我在西窑洞家属区早市上见到“鸡蛋王”时,只见他中等身材,四十开外的年龄,人比较清瘦,一看就知道是一位精明能干的人。他正麻利地从自行车上把驮来的鸡蛋从箱子里一盘盘地端出,分成了两摞,整整齐齐地堆放在一起,旁边已有人开始在上下盘来回捣换着挑选一些大的放人塑料袋中。他非常熟练地称秤,然后小心翼翼地放下,称好后套上一个塑料袋。等这一拨人走后,我来到他的摊子跟前,他热情地打招呼:“今天没上班呀?”我说下岗了,到哪上班,不像你还有生意做。他笑着连连摆手,说啥事都是逼出来的,你还没到我这个地步,想当初,我一家四口就靠我一个人的工资,省吃俭用仍接济不上,妻子跑渭南贩些鸡蛋,让我搭搭手,给她帮个忙。那时用自行车来回给她送鸡蛋的时候都觉得脸红,不好意思,去后就躲在一边,等没人买后,再提剩余的鸡蛋帮着带回去,一路上都觉得有人在盯着看我、笑我……
稍停,“鸡蛋王”嘿嘿一笑说,掐指算来,从帮我妻子开始卖鸡蛋到如今不知不觉也有三、五年了,其中的酸甜苦辣真是一言难尽!为了能在矿区站住脚,我们薄利多销,每斤鸡蛋只加一两角钱,秤上绝对让大家放心,时间一长,和家属区的人也熟了,卖得也挺顺手。当我问及收入情况时,他欣喜地说,实不相瞒,通过这几年卖鸡蛋,确实解决了家庭的生活难题,有一年鸡蛋便宜,销量大,一年净赚8000余元,去年还借给娃他舅2万元。
当我把想写写他下岗卖鸡蛋的意图说出后,他又连连摆手:“写不得、写不得。”我半开玩笑着说,怎么,害怕一写你的鸡蛋卖得快了?最后,他在我的采访本上写上他的名子——王建设。(屈凤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