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11月10日
公众视角
03

关于狗的记忆

张绪田

在所有的动物中,人们骂得最凶的莫过于狗,从头到尾,从里到外,凡能看到和想到的都没放过,就连狗做了好事,也得不到好报,反而骂它多管闲事,好像狗天生就是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下贱货,该受人骂。其实,骂顺口了只能当作一种人云亦云的成语,很多人打心里是不讨厌它的,反而觉得它有许多可亲可爱的品德。

我的家乡是个大山区。自古以来,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养狗的习惯,一来为了看家,二来为了壮胆,所以人与狗长期共处,狗便成为村民最可信赖的朋友和家庭中不可缺少的成员。我家过去也曾养过许多狗,最使人难以忘怀的还是那只人称大黄的狗。

那年秋天,阴雨连绵,一天晚上生产队派二弟去看护即将成熟的玉米,他当时还不到二十岁,虽然经常在山沟里放牛割草,甚至一个人与两只恶狼搏斗过,但天黑地暗,一个人总感到有点胆怯,他临出发时,顺便拉了一根木棍,又领着那条他平时并不喜欢的大黄狗。当夜深雨冷天凉时,大黄就依偎在他旁边,用那毛耸耸的皮毛为他传递着热量,当感到寂寞时,它就仰起头来汪汪地吠上几声。也就在这时候,距他们避雨的窝棚不远处闪动着两点绿光,二弟不由惊叫了一声:“狼!”顺手提起木棍准备迎敌。其实在他发现恶狼之前,大黄早已处于临战状态,它威武地站立在主人身前,昂着头,瞪着眼,那条平时卷曲着的尾巴直立着,像一位严阵以待的猛士。当绿光愈来愈近时,大黄狂吠一声,猛地一个窜身,直向恶狼扑去,经过一番殊死搏斗,恶狼终于败下阵来,无可奈何地怆慌逃去,大黄也落了一身伤痕。从此,大黄与二弟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

那时候,农村人常常连自己的肚子都填不满,哪有食物供狗享用,二弟见大黄一天瘦似一天,心里实在不忍,他耽心如此下去狗迟早会被饿死,一天,他进城时,有意将大黄带进一家食堂,一来让它拣食掉在地上的饭菜,二来想让它自谋个生路。他趁大黄正在全神贯注地拣食东西时,悄悄而去,谁知他刚一到家,大黄也随着进了门,它站在门口,一边轻轻地摇动着尾巴,一边用双哀怨的眼睛可怜巴巴地望着他,既像责备主人忘恩负义,又像是在乞求主人不要遗弃自己。看到大黄如此模样,从不掉泪的二弟心软了,眼红了。

大黄既机灵又勤快,白天很少见它睡懒觉,到了晚上又特别灵醒,外面一有什么动静,它就及时地向主人通报,当它悠闲地轻吠时,告诉主人远处有人或其它动物活动,但并不构成威胁;当它有节奏的快速叫唤时,那是向主人报警,有“敌情”;当它紧促狂吠时,那往往是为了悍卫主人的利益,向“敌人”冲锋陷阵的呐喊。由于有它的忠诚与机警,使主人尽可放心地酣睡。

二弟由于日夜操劳,不久突然病倒,临住院那天,大黄像极懂事似的,围着二弟的床烦躁地转来转去,当二弟走后,它显得魂不守舍,当二弟不幸去世后,全家人浸沉在一片悲恸之中,而大黄蔫溜溜地卧在草窝里,不吃不喝不叫不动,不久,大黄也终于死了,看着它那赢弱的躯体,回忆起它平时一桩桩的好处,全家人都哭了,从此,村后的荒丘上又多了一个极小的土冢,每当看到它,就不由自主地回想起那只可亲可爱的大黄狗。

世界上任何东西只要有其明显的特点时,就会被一些人所利用,甚至用他们的好恶去改造。这几年,一向瞧不起狗的城里人也突然钟情起狗来,但他们养狗的目的并非看家壮胆,而纯粹是利用它通人性的特点将它当成一种打熬无聊的玩物,城里的狗也不再是嫉恶如仇悍卫正义的勇士,而倒成了媚态可人的猫。每当那些浑身珠光宝气的贵夫人牵着一只乖巧的哈巴狗扭扭捏捏招摇过市时,人们不禁为狗的同类扼腕叹息——任何动物和人,一旦丧失了自身的本性或自食其力的权利,而沦为一种供人消遣的玩物,就失去了自己的尊严和生存的价值。这不能不是狗的一种悲哀,也是对我心中那个大黄形象的一种亵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