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拿婚姻赌明天
□文/志远
一位年仅二十岁的女青年,居然把自己的照片寄向全国“求婚”
全国“严打”斗争中,三峡公安局侦破一起波及全国的“征婚”诈骗案。犯罪嫌疑人居然是一名年仅20岁,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村青年。在她租住的地方,公安人员搜查出从全国各地寄来的800余封“求爱信”。由于她以“情书”的方式骗取他人钱财,最终走进高墙之中。
王银花,今年20岁,身高1.64米,出生在万县市市郊。虽长相一般,但青春气质却很吸引人。由于在学校时不好好读书,初中没毕业就放弃了学业。她父母对她说:“这年头,要多读书。只有多读书,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然而,她却回答说:“在九十年代,只要能赚到钱就是本事。”当王银花才16岁,她便只身来到了三峡。开始给别人打工,混几个饭钱和穿衣服的钱。干了几年,由于城市生活水平高,靠她每个月赚200元钱,只能凑合着过。尽管艰苦,她仍然在城市中滞留了下来。
几年后,她开始不满足了。1996年阳春三月的一天,她见一本杂志上刊登了很多全国各地的“征婚”启事,便细细读起来,发觉好多征婚者的长相、条件还赶不上自己。她想,如果我将自己的照片放大寄向全国,不是可以得到许多男人的青睐吗?就这样,她萌发了“征婚”赚钱的念头。
“征婚”启事撒向全国。
王银花不像别的女孩在杂志上登征婚启事,而是买了集有全国许多单位详细地址、邮编的书。她按照书中的单位地址,把“征婚”信及2寸照片寄向全国的一些单位。“征婚”内容如下:
“尊敬的某某厂:本人名叫王银花,女,今年20岁,住在万县市。由于家里贫寒,爸爸妈妈都已60岁以上,自己又曾是一个失足青年,哪位好心人如果肯伸出温暖的手,给我帮助,我愿意嫁给他。年龄不限,特附照片一张。有意者,本人愿意与其见面,不过,请寄250元作路费,本人表示真心感谢!1996年3月。”
没想到,王银花的“征婚”启事发出不到一个月,居然从全国各地区飞来几百封“求爱信”及慰问信。
一位河南郑州的40岁的男子在回信中说:“王银花,看了你的照片,你是一个令我满意的女人,尽管你条件差,家境贫寒,这都只是暂时的,我愿意与你喜结良缘。现寄你300元,作为我们的见面路费,盼望着你的早日到来!”河南某单位的杨某说:“看到你的照片,我已迫不及待想与你见面了。我很同情你的处境,我会用行动来帮助你的,现寄250元,望能与你早日相见!来时打个电话,电话号码在信封上,我会准时接你的,等待你的人。”接到这封封来信,王银花并没有被信中的内容所感动,而是对那些寄钱的人十分感兴趣。在一个多月内,银花居然接到70笔寄款。虽然她文化程度不高,却能给每一位寄钱的人回信,妄图得到更多的钱财。
王银花的信寄出后,再次收到来自各地的钟情人的来信,特别是河南某单位的那位钟情人,不仅回了信,还很大方地又寄来3500元人民币。并且在信中说:“我真心同情你,并且拿出自己的行动,说明我对你一片爱心,希望你能理解。”
一位北方姓李的30来岁的青年人回信说:“我希望你的早日到来,愿把我这个月的工资500元全部寄给你,望你接到信后能迅速到我处相见,一个喜欢你的人。”
王银花再次得到可观的钱款后,并不想马上离开。她想把这戏继续演下去,但她忘了,纸是包不住火的。
最近终于有上当人向三峡公安机关报了案,揭露了王银花以征婚为借口骗钱的犯罪事实。三峡公安机关按照地址,很快破了此案。
此案发人深思。许多求婚者在寄钱后都得不到音讯,甚至再次上当;更多的人虽然发现受骗,却不报案。
笔者曾按照信中的电话号码打电话给天津、唐山等3位“求爱者”,他们说:“我们根本没想到她是一个骗子。我们寄钱,一是同情,二是的确对她有意。因为她有具体地址和照片,所以我们没想那么多,就是受骗,也只不过250元,算不了什么。”
的确,250元钱对每个求爱者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它却助长了犯罪,使王银花胆子越来越大。王银花自己说:“我就是没想到他们会为这点钱去报案,所以胆子变大了。我万万没想到,还是有人报案,更没有想到公安机关这么快就抓住了我。说内心话,我很后悔,不该想这种歪心事,应该走自己打工的路,我也诚恳规劝所有的青年,不要走我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