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晶莹亮丽话翡翠
□文/阳光
中国人对玉石独有情钟,翡翠更是中华民族的至爱。古代奇珍财宝中仅有“金银珠宝、珍珠玛瑙”之说,翡翠直到19世纪才为世人所珍爱。
19世纪中叶,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将中国的玉分为软玉和硬玉。软玉指由角闪石——阳起矿物所组成的玉石的总称,即中国传统古玉石。它细腻而温润,有白玉、黄玉、碧玉、墨玉之分。硬玉专指翡翠而言,属辉石类,成份为钠和铝的硅酸盐矿石,其中化学元素铬是产生翡翠绿色的主要成分,含钒则呈淡紫色,含铁元素则现赭红色。
判断鉴别翡翠的品质,讲究“水、翠、匀、秀”四点。水——俗称水分、水头,即透明度要高。水头长、水分足,即显得晶莹亮丽,如“老坑玻璃种”、“冰种”。年份较短的翡翠,水头短,透明度不够,且绿色太嫩而无艳娇之感。“水头”划为“十分”,一分即一公分,“十分水”即指光线能透射翠绿部分约10公分,以此类推。
翠——指绿色度,翡翠水汪汪翠绿娇艳正是其绝妙之处。老玉工传称绿分36水72豆、108蓝取自洪门36天罡、72地煞,共108天地之意。
匀——色泽要均匀,无癣(杂质)、无块散。翡翠一般不会绝对纯净无瑕。
秀——指形状要成形,成材,厚度要够,以便于玉工雕琢、加工。
具备了上述四点,则为翡翠中的上品,其价不菲,极具升值潜力。
翡翠中奇珍当数“红翠”,所见多为赭红、赭黄之色,有“紫罗兰”的雅称。若翠玉呈白、绿、紫、红四色,俗称“福禄寿喜”,当数奇中之奇,可遇不可求。
翡翠制品面世仅有二百余年,断代并不困难,翡翠的价格主要依据其色泽和质地。价值评估要看种分、颜色、大小、车工、鲜黯。品质上乘的翡翠再加上精工雕琢,便成了一件晶莹剔透的翡翠珍品。
收藏翡翠要防止假冒伪制品。行内人士把翡翠分为A货、B货和C货。A货是种质天然,原石原色,俗称“正色”,水色、种分恒久不变,可以珍藏。B货由于翠玉中杂质过多,玉工用强酸溶解其中杂质,使之绿艳透亮,但不少分子结构遭到破坏。C货则是经过染色的玉石。即用化学药剂经过反复加热,逼进“铬”元素使之成为绿色。C货翠玉若遇强光或受热则易退色而变质,俗称“发邪色”。另外也有用各种地方杂玉混充翠玉的,常见的多为澳洲玉、石榴石、碧玉、东陵石、绿玛瑙等,这些杂玉在色泽上与翠十分接近,但硬度、比重、成分上则差别极大,细加鉴别也不难识别。至于化合物质如玻璃、塑胶类伪制品则硬度低、颜色过于均匀涩滞,也容易识别。
收藏翡翠,必须多比较,多请行家指教,经过专业机构作出权威鉴定,才可放心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