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11月26日
劳动者
03

歉疚

□文/王政 薛康

宝鸡生活段风州公寓主任张家鑫,扎根山区20多年,无怨无悔,甘作宝成山区的一块路基石。

1977年12月,作为招工返城知青的张家鑫身背行李来到风州工务段工作环境最苦、生活条件最差的青石崖工区,从此,他担负着秦岭至青石崖站线路的养护与维修。张家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干就是12年。清晨,他同工友在林鸟的啁啾声中起床,随悠悠钟声,肩扛15斤重工具,踏着湿漉漉枕木出工,步行几公里外区间施工,整整一天抬道砟、起道钉、垫路基,寂静的山谷除了偶尔呼啸而过的列车,就是叮叮哐哐敲击道钉、铲装道砟的声音。中午,啃几口冷馒头,喝几口凉水算顿午饭。夜晚,劳累了一天的工友早已和着寒冷山风发出鼾声,他还趴在床上翻阅书籍,钻研业务理论,漆黑的峡谷唯见他窗前发出点点光亮。由于他肯吃苦责任心强,技术又过硬,不久,便被大家推举为工长。

在青石崖当工长的日子里,他带领工班负责的区段,从未发生任何责任事故,多次被段评为先进工班,他也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每当他跟人聊起青石崖时,无不动情,脸上总是流露出欣慰和自豪,可说起父母妻儿则显出歉疚不安。他忘不了父亲身患重病,全靠年迈母亲和姊妹们陪护,父亲病危,家里拍电报让他速归,正赶上关键区段施工,3天后冲进家门,面对他竞是父亲的灵柩,姐姐说,父亲眼睁睁地盼了他一天,临终含泪而去。他忘不了,妻子跟自己相识、相爱、结婚13年,瘦弱的肩膀挑负的生活重担和埋藏心底的委屈。妻跟他在工地相识,她那会儿待业,他当时28岁了对象还没着落,全家四处张罗,托人介绍几个,可姑娘一听沿线就“拜拜”了。妻子见他朴实、能干,打心眼儿喜欢他,主动给他写信。这辈子他永远忘不了她那份真情和理解。婚后,妻子临产,他才照顾了四五天,整个月子全靠岳母侍候,女儿还吃奶,妻便抱着上下班,女儿长到7岁,左邻右舍托付了个遍。记得一次,他帮妻洗衣,女儿走上近前说:“阿姨,你又在帮我妈妈洗呀。”他一愣,待回过神,眼一热,紧紧搂住了女儿。有时他真想回到妻子、女儿身边,过安稳平静的生活,作个好丈夫、好父亲,但一想到要离开多年熟悉的工作总觉舍不得。

1989年,他调到风州公寓后,又没黑没白、一个心思地忙碌于公寓工作,放弃了许多节假日。

二十多年来,张家鑫就这样驮着对亲人的负疚,咀嚼着酸甜苦辣,默默地奉献着,他不愧是宝成山区道轨边一块路基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