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12月03日
劳动者
02

忙人“徐工”

“徐工”本名徐莉萍,五十出头,西航公司设备处高级工程师,有着一身维修设备的真功夫。

叫她“徐工”,大家觉得亲切、随便,尤其是西航公司生产第一线跟设备打交道的干部职工想得单纯:这样称呼她这位搞了近三十年设备维修的高级工程师,既简洁又不失敬重,设备出了故障,随口一句:“找‘徐工’给看看”。所以“徐工”在西航公司设备处是个响当当的大名。

就说干工作吧,早些年搞设备管理,她这位毕业于上海交大电机系的高材生,总能把自己分管的工作做得比别人都细致,眼里容不得一点纰漏。随着西航公司设备技改工作的加快,加上近年来设备故障率的增高,设备管理的职能又增加了设备监测、“三保”、及维修职能,工作量一下子成倍增加。“徐工”是骨干,自然挑起了设备维修的大梁。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哪敢揽瓷器活儿。“徐工”有她的理儿:不会咱就学,边干边学。好在“徐工”底子扎实,能钻进去,又不“摆架子”,学起来就快;只是她一天天越来越忙了。哪个车间设备出故障了,有的找到领导请她救急,有的干脆直接就找到她本人。而她总是有求必应,深入到现场解决问题;遇到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她也不推诿,总是将问题带回仔细分析研究。所以,拎着一大包图纸回家看在她是常有的事儿。而她的许多新知识、新技术也就是在这过程中不断学习、积累得来的。

1993年,“徐工”因患乳腺癌不得不做了一次大手术,这在谁眼里都是大病,按常规也得一两年休息调养才行,何况她已是将近五十岁的人了。可她坚持边调养边上班——她心里清楚:公司设备维修人手本来就少,设备维修的压力很大,说什么自己也得顶住。这一项就是几年。这几年,她不但坚持上班,连节假日也全搭进去了;仅去年3月至8月,她就加班达16天,而且有80%的时间都是在生产现场和工人师傅们一起干。提起这些,“徐工”说了一句很实在的话:“生产任务这么紧张,不能眼巴巴看着一台台设备‘趴下’没人修。”

西航公司有各类设备7000多台(套),谁也说不清哪台会出故障,故障会有多么复杂。而作为设备维修人员,在“徐工”的办公室,她的工具只有万用表和烙铁,连专门的操作台也没有。那天要不是笔者亲眼看到她正在办公桌上测试一块电路板,真不敢相信西航公司有许多设备故障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用这样简易的工具排除的。

对于这一切,“徐工”似乎已经习惯了,也许她根本没有时间想得更多,只是一门心思想着尽快多排除几台设备的故障。

(杨可民)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