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12月11日
生活广场
02

素质教育任重道远

□文/秋霞

上初二的儿子这半年来轻松了许多,早自习取消了,星期天也不用去补课了,考试、测试也少了,玩的时间倒是多了。音乐老师让买二胡,体育老师让买足球,课外活动小组让买游泳衣,说这都是为了实施素质教育所采取的“教育改革”。我早年也是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从事了多年的中学“应试教育”工作,深知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模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可是怎么改,上边没政策,下边没办法,应试教育的社会环境,依然故我。仔细分析一下有些地方的做法,好像多是在音、体、美、劳上加大了教育时间。学生倒是吹响了笛子,拉响了二胡,照着虎能画出猫,定点投篮命中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除此之外没见有太大的长进,难道这就算是素质教育的结果吗?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是墙里墙外,翻过去就天地宽广,翻不过去就是一座围城。取消了小学升中学的考试,取消教育部门从上往下一级压一级的升学任务,取消对教师中、高考成绩的奖惩制,无论多少个取消,也仅仅是“破除”。破除了旧有的一切,学生们的素质就提高了吗?如果是那样,文化大革命彻底取消了应试教育,可那时却恰恰是学生素质也最低的时期。我们不能把“素质教育”看简单了,以为它就是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增加一些参与性活动,好像趟过一条河就到了彼岸一样容易,旧船票是登不上新客船的。素质教育,首先教育者就应该先有新素质,教育者的素质还没有提上来,拿什么去进行素质教育呢?

素质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的改变,它涉及到要建立新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改革教育的内容,甚至改革教材,教育手段,这一切不是翻一次墙,也不是趟一次河,而是翻九十九道梁,趟九十九条河,那么在没有一整套实施方案的过程中,没经国家教育部的允许随便取消原有的一些做法,我认为都过于草率。仅仅有大政方针和基本精神那是空谈,改革的主题早都确定了,为什么二十年了,还在讲继续深化呢?素质教育更不是一件三年五年就可完成的大事,以为学生们会玩乐器、会画画、打乒乓球就是素质提高,君不见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组的部分歌手,尽管唱得不错,可素质却不怎么高,不知歌手们的素质低是误在了应试教育上,还是误在了素质教育上?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