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孩子任性五法
□文/沈光芹
孩子任性,既不能打骂,又不能放任,往往令家长很头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因势利导,使孩子任性时的韧性化为坚韧顽强、勇于上进的良好品德,又能将任性时的自私放纵等不良性格消除在萌芽之时呢?
转移兴趣法。当孩子任性,非要这要那时,利用当时的情景特点,设法把他的注意力、兴奋点转移到一些别的新颖可行的事物上去。但别指望一提起这他就忘了那,也需要一些耐心。
不为所动法。当孩子任性,以致哭闹撒泼时,不要急着去哄去抱,让他所有的“本事”都使出来,明白“小脾气”不管用时,他自然会罢休,这时再作说理教育也不迟。
循循善诱法。孩子的任性行为中有时蕴藏着积极因素,如3岁的孩子非要亲手为你打伞遮雨,家长应以此“闪光点”加以诱导,既讲清后果,又表示感谢,这样既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又可以把任性的弱点转化为积极的性格。
激将、夸奖法。利用孩子自尊心和好胜心强的特点,机智地“将他一军”。比如说孩子扫地不如妈妈扫得干净,不信就试试,孩子自然奋勇。事情做好了,别忘夸奖一番。这样既可使孩子不再任性,又能使其产生满足感、上进心。
启发、预防法。孩子任性时,家长可用电视上、书本上正面人物的行为进行教育,使其受到暗示、启发,主动地向榜样学习。还可根据平时孩子任性的发生习惯,早打“预防针”,并有针对性地“约法三章”,从而尽量避免任性行为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