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12月17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精进寺塔 旅行 九成宫阙麟游县 图片新闻 石缝间 的生命 曹操的肚量 女质检工 河街小记(散文) 一只搪瓷盆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广告 一个人的时候 留住那月光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精进寺塔

(散文) □文/杨斌

精进寺塔,有塔无寺。

塔不高,不大,年代是有些久了,唐人建的,没什么大名响,比不得西安的大小雁塔,开封的铁塔,应县的木塔,可每每从这塔下过,我都放慢速度,甚至小憩片刻,静下心来,去聆听那风铃的声响。

城里人多,难得一块僻静地,这塔下却是人少,又能听铃,算得一处好去处。

塔是四方的,四个角都挂着铃儿。塔,越往上越是细。铃,越往下越是小。衬上塔体那黄土般的颜色,给人凝重、沉稳的感觉,再配上天的蔚蓝,树的碧绿,让人心肺清爽了许多。

黄土高原上风多,铃儿就有了足够的表现机会。我在塔下住,也就有了足够的欣赏机会。

风大的时候,铃儿的声音便如一群驰骋疆场的战马蹄音,脆亮,急快。眼前,象是传令兵快马加鞭传送紧急的军情,又象是神勇的骑兵杀人敌人的阵营,刻不容缓,催人奋进。不由使人想起陆游的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于是男儿当自强的感觉便会愈发地强烈。

风小的时候,铃儿的声音若隐若现,很是细微、轻脆,好比三、两只飞鸟掠过平静的水面,点划出几道长短不一的水印,荡起无数的涟漪,又好似颗颗晶莹的水珠一点一滴坠落在洁净的青石板上,引起人无穷的遐想。

无风的日子,则另是一番景致。塔静立,铃静悬,与街头的人语车鸣,塔顶飞来离去的小鸟相映,显得塔伟岸而又幽旷。最是夕阳西下的时候,着光的塔体披上金色的光晕,光照不到的部分,远远看去,有如罗丹手中的雕塑作品,方正又透着几分神秘。

塔的周围没有什么高大的建筑物,她古朴的着装,及与众不同的身姿,自然也就起到了航标——灯塔的作用,常常听见热心的澄城入对外乡来的问路人说这一类的话,见那塔么?顺塔向前再走二百米。或是,到塔底下向西拐。于是外乡人就很满意地走了。

这塔可是澄城人心中引以为荣的建筑,就好比西安人心中的大雁塔一般,不只是因为唐代的塔已为数不多的缘故,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塔从她立起的那天起,就目睹了澄城这方水土的兴衰荣辱,人物的悲欢离合。几经风雨几经沧桑的古塔会记下历史烟云涂抹的几多印迹,自然也就会记下改革开放的春风带给澄城的绿色和新意。大到八路的卷烟厂,南头的发电厂,小到街头的电话亭,人们腰中的BP机……新的事物都会给古塔注入生机,映衬这古塔越发肃穆挺拔。

又从塔下过,驻足侧耳听铃,禁不住自语道,这铃声一天比一天好听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