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12月17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精进寺塔 旅行 九成宫阙麟游县 图片新闻 石缝间 的生命 曹操的肚量 女质检工 河街小记(散文) 一只搪瓷盆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广告 一个人的时候 留住那月光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河街小记(散文)

□文/洪晓晴

汉水自秦岭深处绵延流出几百里之后,在白石滩上游,忽然变得又柔又顺,停滞不前,似是依恋这里的青山,久久不忍离去。于是这一段江水便绿碧而深阔了。有了码头,有了过往的船只,也便有了似微醉的少女倚着春风临江而卧的河街。

白河是山城,河街便依山傍水沉静而秀气地躺在山脚下。我想,她的历史应该比这座县城还古老吧?因了她街道的幽深而狭长,因了她建筑的古朴而典雅,因了那墙壁上斑驳的岁月留下的印迹,还因了谁家的萧音伴了那瓦房上的枯草随风飘摇。更重要的是,河街曾是个热闹的码头,在那个时候,人们上汉中下汉口,走的都是水路。经常就有过往的商船在这里卸下一些货物,又运走一些货物,久而久之,这里就形成了一个集市。

说是集市,其实也就是一条小街,或许叫小巷更为合宜。小巷最宽处不过三米,最窄处不过一米,长不过一里,店铺却密密麻麻一个紧挨着一个从头到尾,这又应该叫做街了。小街虽小,却汇集了两省之人。河街地处陕西白河与湖北郧西县,隔岸相望,一江之水隔了两省的人,却隔不断他们的来往。每天每天,渡江的客船都载了客人来回跑。不是湖北人到陕西赶集,就是陕西人到湖北去收土特产。当然也有走亲戚的,因为江那边的女儿都爱往江这边嫁。

我已记不清去过多少次河街了,而记忆最深的一次,是在六年前的端午节。我和几个街坊骑着单车从七十里地外赶来看龙舟赛,赛场就是河街外那段宽阔的江面,赛事如何我已记不起了,只记得那次赛事的场面空前盛大,中央电视台都有记者来录像。我看得累了,便独自去河街转悠。走着走着,忽然就被堵住了去路。原来是一群人围了几个外国人在交头接耳,而那外国人正对着一座古墙碎瓦不停地拍摄。我凑近了去看,却看不出什么名堂来,现在想来,那或许就是河街历史的沉淀了,古香古色,古韵犹存,再加上那场空前或许也是绝后的龙舟赛事,着红衣黄绸的赛手的呐喊以及如暴风骤雨般的鼓点,整个河街都被一种古老而典雅的文化氛围笼罩了。

最近的一次走进河街,是在前几天。我得空回了趟白河,脑海中不知怎么闪了一下,便执意要表妹陪我去趟河街。不是为了购物,仅仅是想去看看她。我有多久没有去过河街了?至少有一年吧。从南岭下山,一直走到望见悠悠汉江水,清新的江风扑面而来,那似曾相识的面容就出现在眼前了。走进河街,不再惊羡两旁那品种更为多样的货物,只想轻轻地踩踏着街面,试探某些未被认知的足迹。可我最终还是未寻到那座曾被老外们欣赏的古屋。只有那些着彩衣踏舞步的时装模特,在夕阳的余辉中展示他们今天最后的美丽。

在挨挨挤挤的店铺中寻了一条缝隙钻了出去,便见了银白色的沙滩和秋日里消瘦的江水。一只将要过江的渡船,在等待着几个肩挑背扛的汉子从石堤上走下来。我想,这江、这船、这人,还有我们所倚的栏杆,无一不是跟河街脉脉相连的吧?历史无言,河街亦不语,汉江依然柔顺而舒缓地流着,用她光滑而湿润的素手,轻轻地抚过河街的面颊,又默默流向远方。

而我最终还是买了一件衣服,在不想购物的日子。我不知道是因了那衣服的新潮而合身,还是那位16岁小老板的热情而真诚。或许是什么都不为吧,我只想紧紧地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记忆,去品味河街,品味她白天在阳光下的明朗与奔放,品味她夜晚酣睡江边的沉静而不语,品味她曾走过的悠长岁月,悠长岁月里一度兴衰的红墙绿瓦,红墙绿瓦里一度演绎的恩恩怨怨、悲欢离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