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12月25日
新闻广角
03

巴伐利亚的“中国”

□文/游文

你知道吗?在德国巴伐利亚州有座小城名叫迪特福,其居民自称“巴伐利亚的中国人”,称他们的小城为“巴伐利亚的中国”。

迪特福是一座有着田园风情的小城。它位于巴伐利亚中部一丘陵地带,人称“七峡谷”区,风景怡人。小城的居民每年在复活节前七个星期的星期四,举行盛大的“中国人狂欢节”,庆祝他们的“国庆”,故被称为疯狂星期四,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关于“中国人狂欢节”的由来,有着两种说法。一是,古城迪特福人为了抗议教会的苛捐杂税,筑起高高的城墙不让税官进城,于是税官向主教禀告说:“迪特福人像中国人一样,筑起城墙,不让我进去。”从此迪特福是巴伐利亚中国的说法传开了。另外一种说法是,古时外地工匠总是被迪特福人拒之城外,工匠诉之于法官,法官对他们说:“你们难道没有看到迪特福高高的城墙吗?”外地工匠顿时大悟:“噢,他们就像中国人一样。”于是工匠们到处传播:迪特福是巴伐利亚的中国。迪特福人对这种称呼欣然接受,并发起了“中国人狂欢节”。在市政厅广场,你还会看见一个肥肥胖胖、和和气气的“中国人”雕像,站在市政厅门口,用微笑欢迎每位外来者,这个“中国人喷泉”是该城一个永久性的标志。

在“中国人狂欢节”这一天,全城都是一股“中国热”的浪潮。凌晨2点,一支40人组成的“召唤队”,使用皮鼓、喇叭以及一切可以发声物件,走街穿巷,把家家户户从梦中唤醒,投入节日的准备工作。大部分迪特福人没有去过中国,但他们十分向往悠久的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常常凭借书本知识及想象来刻画中国人的形象。因此戴斗笠和代表中国、代表皇帝的黄色是他们想象中的中国或中国人。在“狂欢节”这一天,满城悬挂着各式的中文标语和横幅,常见的标语是“嘿,华人”或“嘿,华人,你好吗?”印有龙图案的小旗帜迎风飘扬,画着一个戴斗笠、穿对襟袄、露着大牙、乐不可支的中国人头像的牌子随处可见。所有商店的牌子都改成了“中国书店”、“中国鞋店”等,全城更是一片黄色的海洋,人们穿着、标语、横幅都以黄色为主色调。

午后,则开始了盛大的游行、庆典、狂欢,有几十支各有主题的队伍,如“中国狮子”、“中国龙”参加游行,最大的队伍是“巴伐利亚中国”的“皇帝”及其随从。游行之后,头戴皇冠、身穿龙袍的“皇帝”在妃嫔和侍从的簇拥下登上典礼台,接受群臣的朝拜和贡礼,并发表讲话,广场上一阵阵“基里一哇”的欢呼,这是迪特福人创造的一句“中国式”的欢呼用语,全城沉浸在狂欢之中。傍晚时分,狂欢之后的人们纷纷钻进啤酒馆,一直泡到深夜。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