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1月07日
劳动视野
02

改革开放20年·百姓篇

胯下“坐骑”悄然变

1998年10月,汉中卷烟二厂投资250万元修建的一幢可存放1200辆自行车与摩托车的框架结构半地下车库正式交付使用,该厂2600名职工的自行车、摩托车风吹雨淋、日晒夜露、乱停乱放的历史从此结束。

回想七十年代,厂里大部分职工上班还是步行,自行车是人们生活中的奢侈品,要买一辆“凤凰”或“永久”,一要节衣缩食储备购买力,当时一辆车价相当于一个干部4个多月的工资;二要凭票找关系才能买到。当时,谁要买得一辆自行车,同事们一定会围着它评头论足,欣赏一翻。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年轻人结婚时,男方大多以自行车做为礼品赠给女方。发展到九十年代,一个职工的月工资购买一辆车绰绰有余,自行车也从家庭中的高档用品“沦落”为代步工具,几乎每个职工都有了一辆或新或旧的“专车”,而且现在的花色、规格、式样、品牌如此之多,几乎可以用繁花似锦、争齐斗艳来形容。

汉中卷烟二厂1975年建厂时,只有十几名职工,自行车只有二、三辆,而且是公务用车。发展到世纪末的今天,职工人数增加到2600人,不用说自行车人手一辆,省力省时更帅的“春兰”、“南方”、“嘉陵”等几十个品牌的摩托车也在厂内日渐风靡。该厂也从一个作坊式的生产组织发展为现在年创利税4.2亿元的国营大中型企业。

汉中卷烟二厂20多年的发展变化,人们“坐骑”的更新换代是最好的见证。而我国改革开放20年其他大城市、沿海地区的变化发展又不是汉中乃至卷烟二厂可与之比拟的。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人们有理由相信:明天会更好!

(罗富德)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