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愿将丹心献油田
——记长庆采油一厂地质工程师唐玉龙
在陕北安塞油田,一提起唐玉龙,熟悉他的人个个伸出了大拇指,称赞他是一位好党员、好干部。10年来,为了油田的开发事业,他自动放弃了大城市优越的生活环境,只身来到陕北,在安塞油田的建设中艰难跋涉,身后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1985年,唐玉龙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北大学地质系,毕业后,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志愿来到闻名全国的特低渗油田——安塞油田工作。这一年,他被组织上安排到长庆油田采油一厂采油二队当技术员。白天他上山看井,指导生产,晚上研究方案,熟悉业务,很快他成为该队一名技术精湛的“专家”。
1991年,组织上委任他到采油九队当技术员,3年来,他起早贪黑,顾不上休息,照顾不上家庭,一心一意扑在事业上。有许多个晚上,他不怕山大沟深,刮风下雨,就往井场里跑,去检查生产,回到队里,已是满身油污,每当妻子埋怨他时,他总是说,“我是共产党员,我不带头干,其他人还会干吗?”。由于他工作成绩突出,被连续评为厂开发系统先进工作者。1994年并被提拔为该队副队长,一年后又被提拔为队长。
这时,唐玉龙并不懈怠。他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在地质动态分析方面,不断探索,提出了一些科学的新思路,为安塞油田的开发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997年4月,他临危受命,来到了采油10队当队长,仅仅半年时间,就把该队带领得红红火火,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特别该队的王五转一直被评为全厂标准化班站,他个人也被勘探局工会表彰为劳动竞赛先进个人。
如今,唐玉龙虽然从一线走回了机关,在采油一厂计划科工作,可他的担子却更重。他深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所关乎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整个油田事业的发展。(何伟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