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在烈火中永生
——追记东桐欲金矿经警陈乐彬
本报记者 柳江河 通讯员 李金堂
兔年正月初八上午,低沉的哀乐声和揪心的哭泣声萦绕在华阴殡仪馆的上空。
悼念大厅里,放着一幅青年人的遗像。他一脸稚气,默默地注视着前来悼念的人们。
他就是东桐峪金矿经济民警陈乐彬。他是为保护国家森林,在扑灭熊熊山林大火中光荣牺牲的。他还没有走完24个春秋。
陈乐彬遗体两旁肃立着8名经济民警,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同战友一起站岗,眼里都噙着泪水。
200多名各界人士参加了隆重的追悼会。人们有序地从陈乐彬的遗体前经过,向他告别,再看他最后一眼。
陈乐彬静静地躺在棺柩中,身上覆盖着一面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人们虽说再也看不到他那张总是笑盈盈的面容,看到的是他警帽上那颗闪闪发光的国徽。他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2月20日,正月初五。人们还沉浸在春节欢乐的气氛中。中午13时许,位于潼关小秦岭地区,东桐峪金矿南面的山林发生大火,并向矿区步步逼进,不但威胁着矿区的生产,还直接威胁着小秦岭地区山林的安全。东桐峪金矿公安科接到火警,立即派人前往。共产党员陈乐彬就是第一批人员中的一名。
潼关县有近半年没有下雨下雪,山上干枯的茅草有半人高,干枯的树枝一碰就断。陈乐彬等人去的山坡呈一簸箕型,面朝西,坡度约有五六十度左右,山上是茂密的柏树林和刺槐林。
为了保护国家森林不被大火吞没,陈乐彬在灭火中,冲锋在前,哪里火势大,他就出现在哪里。半个小时过去了,陈乐彬等人扑火来到半山腰,这里的树木最为茂盛。他们个个精疲力尽,口干舌燥,脸上身上都被烟火薰黑了,头发眉毛也烧焦了,衣服也划破了,可谁也没停下来休息,叫一声苦。
15时左右,突然,山谷里刮起一股山风,刚被控制住的火势又死灰复燃。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火苗窜起两三丈高,并发出“呼呼呼”地吼声。干枯的树枝被烧得噼啪炸响。瞬间,整个山坡都被大火吞没了。陈乐彬面对突变的情况,没有后退半步,他带头冲在最前面,不顾个人安危,和保安队员李战斌、王志平拼命扑打着熊熊烈火。在他的南边20米处,是孙玉林、李保良、王新忠。北面还有白利民、樊杰、刘刚锋、刘防震等人,他们都没有退却。
火越烧越大,越烧越猛,整个山坡成了火的海洋,焦灼燎人,连气都喘不过来,陈乐彬带着几人仍不顾一切地扑打着烈火。这时,李保良听到陈乐彬大喊着:“保良,你哪儿还有灭火器没有?”
李保良与陈乐彬之间被烈火隔开,根本看不见对方,他大声回答:“没有了。”
陈乐彬接着喊道:“火上来了,快撤!”
李保良等人立即从火海中向南退去。此时,他看到,陈乐彬刚才说话的地方,前后左右都是熊熊燃烧的烈火。他们想:陈乐彬也脱离了险区。
李保良和其他几人会合后,却发现陈乐彬没在,又立即沿着过火的山林,冒着灼人的气浪,排成一排,不顾一切地,一步步向前艰难地寻找着。他们呼喊着陈乐彬,但没有人回答,只有山谷远处传来的回音。
他们几人走到半山腰,在一处比较陡峭的坡上,发现了陈乐彬。陈乐彬蜷曲着身子,已面目全非。他靠在一棵被烧毁的树杆上。他的正前方是一个约有60度、高约两丈的大石坡。他所处的位置也是草木最为茂密的地方。四周的草木都被烧成了白灰,有的地方还冒着缕缕青烟。陈乐彬的身上仅有被烧剩下的一双半截皮鞋和烧焦的武装带……
战友们惊呆了,个个痛哭失声、飞快将此消息向矿上汇报,职工医院派来医生抢救,人们非常艰难地把陈乐彬抬下山抢救。
经过众多职工的奋力扑救,山火扑灭了,山林保住了,矿区保住了,可陈乐彬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第二天,记者赶到东桐峪金矿采访,并来到陈乐彬牺牲的地方。这里的山坡很陡,几乎要爬着才能上去,稍不留意,就会掉下深谷中。可以想象,当时,我们的勇士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与熊熊烈焰进行搏斗。
陈乐彬是山东省桓台县人,生于1975年。高中毕业后,于1993年参军,在空军某部服役,历任副班长、班长之职。当兵四年,四次被评为优秀士兵,获四次嘉奖。1997年3月,部队党委批准接收陈乐彬为中共预备党员。1997年底,他退伍回到东桐峪金矿。在待分期间,他按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按时向组织汇报思想,交纳党费。9月份,被分配到矿公安科经警队工作。今年1月6日,他被转为正式党员。
记者在矿组织部看到了一份陈乐彬于1月15日写给党组织的决心书。其中写道:“要充分发挥自己党员作用,要为其他人员起模范带头作用,要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做缩头乌龟,凄要冲锋在前”。陈乐彬用实际行动履行了他生前的诺言。
去年9月10日,是陈乐彬上班第一次参加的大行动。这天公陵科接到举报,有一盗窃团伙在1016号坑口510采场偷矿石,他和其他三名经警即速赶到事发地。当时已是午夜一时许,偷矿石者约有100多人,还带着枪,他们几人仅有一支防暴枪。陈乐彬等7人分头把关,将这伙人堵在坑口内。这时他发现,为首的是一个大个头,领着二十几人起哄闹事。擒贼先擒王,他瞅准那个比他高一头的家伙,猛扑过去,只几下,便很利落地将其制服。那些还想趁机闹事的人被镇住了,一个个都老实了。初次执勤,陈乐彬和战友共抓获126名偷窃者,截获10余吨矿石。
事后同事们问他:“你当时怕不怕?”他回答:“当时顾不上怕。”
陈乐彬平时话不多,工作特能吃苦。这是大伙对他的评价。一次,他和战友发现1016号主巷道西部的矿被人偷采,下坑口很危险,他要求第一个下去,并很快发现偷矿者刚打开的一个洞口。为了抓住这些人,他一人钻进去,忍饥挨饿,守候潜伏近30个小时,终于截获了200多吨矿石,价值达60多万元。
为了保护国家的矿产资源不受损失,陈乐彬总是冲锋在前。这位上班半年的经警,多次和战友们截获成吨上百吨的矿石,也从没在他人面前炫耀过。
陈乐彬为保护国家财产以身殉职。东桐峪金矿根据他生前的表现和在灭火中的英雄事迹,追授他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号召全矿职工向他学习。
陈乐彬离开了我们,但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压题照片为陈乐彬扑灭山火时殉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