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3月03日
经济生活
02

’98经济现象“五大怪”

口 安平

纵 观1998年经济运行情况,尽管国家采取了许多增加投资、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等措施来促进经济的快速运行和企业的健康发展,但是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和不守常规的经济现象等因素的影响,经济领域仍然出现了一些反

常现象。

1、利率越降越储蓄。

1998年一年间人民币利率下调三次,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5.67%降到3.78%,但储蓄依然是老百姓的首选理财方式。据统计,截止上年11月底城乡居民存款额突破5.2万亿元,尽管国家采取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等许多措施,但老百姓就是捂紧钱袋不松手。形成利率越降越存款主要是人们的危机感渐生,肯为明天着想了,即期消费降低、预期消费增加,因而打定主意多存钱以备急用。同时也说明降息对刺激消费已失去了它的杠杆作用。

2、物价越降越不买。1998年各企业和商家打折、降价措施真是层出不穷、花样繁多,一浪高过一浪。尽管商家微利或者赔本销售,使商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如日用工业品和家电等降幅达20%—40%左右,但消费者仍是不肯随意出手。形成这种现象一方面是中国人的消费习惯是买涨不买落,越降越不买;另一方面是人们的收入趋降,不肯乱花钱。

3、商场越大越不行。人们说1998年是大商场的倒闭年。的确,各大商场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去年北京、郑州、成都等许多大商场纷纷面临亏损,相继出现停业和倒闭。这主要是残酷的市场竞争和价格战已使大型商场精疲力尽;另一方面流通领域多种经营成份的并存,个体经营者的方便、价廉、服务优对大商场造成极大冲击。看来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大商场仅靠大而全、大而专的优势座店等客已不适应如今老百姓“油盐酱醋找个体、日常用品赶大集”的消费习惯。

4、企业越穷越“风头”。越是亏损的企业越有可能实现重组、拍卖、兼并和破产,所以也就越有焕发新生的机会和救活的可能。1998年一度时期曾有“破产重组赖帐、拍卖兼并逃债”的热潮。譬如业不抵债可破产,破产之后再重组,便可重新组建一个没有负担的新企业。还有就是越是亏损、摊子越烂越有被有关方面关注和拍卖或兼并的可能。回顾1998年的重组、兼并、拍卖和破产企业都是比较危困的企业,因而形成企业越穷越受青睐。

5、职工越减越亏损。减员增效,下岗分流是国家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经营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然而事与愿违,去年以来有许多企业下岗职工越多亏损越多,而没有下岗或者下岗少的企业由于生产正常,产品有销路,效益却相应的好。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有相当多的企业不是减员就能增效的,而是领导者的决策失误管理混乱、以权谋私、干群关系紧张所造成的亏损。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