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女儿国”
——泸沽湖边夜访摩梭人家
文/齐铁慧
云南滇西北高原宁蒗县,镶嵌着一颗晶莹璀璨的明珠——泸沽湖,它海拔2690米,平均水深45米,透明度达11米,方圆数10公里。泸沽湖地区素有“女儿国”美称,以母系社会和阿夏婚姻(走婚)为特征的摩梭风情闻名遐迩。
去年深秋,我孤身自费踏上了滇西北征程。一大早乘汽车从丽江地区出发,穿山越岭,行程300公里,抵泸沽湖畔已是晚10时。车驶进一户摩梭人家,一位70多岁的老阿妈出来迎接我。
夜朦胧,星闪烁。洗漱用餐完,我开始聆听一位摩梭老人(阿舅)讲泸沽湖的故事:
泸沽湖,世代养育着摩梭、纳西、傈傈、彝等各族儿女,摩梭人居住在一乡八村,约18000人,他们至今还保持着部分母系大家庭和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婚俗。生活在母亲大家庭的摩梭人情同手足,团结和睦。阿夏双方终生各居母亲家,男子晚上去女方家过夜,晨曦而归。摩梭儿女终生沐浴在爱河之中,刻骨铭心,情意绵绵,被世人称为“女儿国”。
老人见我手中笔记不停,兴致更高:他们这个村叫落水村,74户人家400余口人,在93年前,这里还相当贫困,仅靠打渔,种苞谷土豆谋生。自辟为省级族游开发区后,海内外游客蜂拥而至,给摩梭人带来现代信息和滚滚财源。令人叫绝的是,摩梭人的旅游收入竟然包含着原始共产主义的分配制度。全村每天收入(指骑马队划船队和晚会),均交由队长当众户均分配,仅去年“五?一”他家得800元,“十?一”得560元。
摩梭人的走婚,是千百年延续下来,以双方感情为基础的淳朴风情,决不能按现代都市人的观念去理解。摩梭女孩到13岁即“成人”,可单独居住“花房”。小伙向姑娘求爱,就想方抠姑娘手心,姑娘同意就回抠男子手心,否则不理睬(还有其它方法)。不仅如此,小伙子还得过三关:爬围墙、开大门、敲“花房”门三下,如果姑娘愿意就悄悄开门迎接情人,如果不愿意,可置放各种暗号,小伙赶紧溜之大吉。没小孩前,男女基本上是悄悄走婚,有小孩后则是大大方方走婚,但孩子则长期跟母亲生活,父亲并不承担法律上的责任和义务。每年农历7月15日转山节,摩梭男女盛装歌舞,谈情说爱。这抒情般的意境,使游人如梦幻般陶醉…
清晨,泸沽湖露出她美丽羞涩的面容。群山环抱的湖中有五个全岛、三个半岛和一个海埂连堤岛,形态各异,翠绿如玉。身临其境,蓝天如洗,白云缭绕,波光粼粼,湖水清澈,猪槽船缓行于青山绿水之中,和着飘浮于水天之间的摩梭民歌,真是一个远离嚣市,未被污染,有几分仙境,几分神秘,更有几分眷恋的高原明珠!
从北京来泸沽湖志愿支教的王军老师和我一见如故。热情领我到湖左岸的里格岛村,探寻摩梭人淳朴原始的风情。沿湖边来到一户木楞子房摩梭人家。得知远方来客,女主人四姐一大家和亲朋好友赶来和我们欢聚。这晚上刚好停电,烛光闪烁,柴烟袅袅,欢歌笑语,掌声不断。夜近12时,我们沉醉在祥和的田园诗画中,不愿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