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长打水上菜说起
文/之言
在日本滨松有两家松本宾馆,一个是当地最古老的,一个是当地最好的,这两家宾馆共拥有150张床位,但却只有20名工作人员。作为这两家宾馆的拥有者——68岁的松本节子社长是这样经营她的宾馆的:办住宿、退宿手续的经常是她,往房间送水的经常是她,每天早饭端菜的还是她。
现在,减员增效是我们国有企业、特别是企业管理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点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恐怕还是在管理者自身对减员增效又做了多少准备,又有多少管理者能象松本老太太那样身体力行为一岗多能做出表率。我们当然不是希望管理者们都事无巨细,去做些打水上菜的小事。但现在的问题是,有些企业的管理者要求工人要一岗多能、多做工作,可对自己却是另一番打算:秘书不能少,司机不能缺,前跑后颠的要有,打水扫地的也不能没,走到那都要前呼后拥、威风八面,干什么都得舒服得不能再舒服,一些举手之劳也不屑去做。说别人时头头是道,谈自己时却难得糊涂。还有一些企业的管理者整天也是忙忙碌碌,但忙得不是怎样搞经营管理、怎样抓经济效益,而是忙着应酬、迎来送往、吃吃喝喝,想的是帽子,图的是票子。一说减员就先想到工人,一谈增效就先提到下岗。这样搞减员增效,自然是该减的冗员减下不去,该合并的岗位却合并不了;企业越减越虚,人才越减越少,结果只能是职工和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害。
减员增效是国有企业摆脱当前困境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决不是唯一的途径。要做的工作还很多,首先是企业领导应从我做起,多一份责任心,多一份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