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3月26日

陕西工人报百姓话题 母 亲 由魏征与汲黯说起 何以硬要“吓”基层 新潮番?愚昧乎? “王八蛋”工程何来? 痞子终是痞子 得民心者得天下? 休闲潮流20年

当前版:第A3版:百姓话题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百姓话题
03

 得民心者得天下,就要得普天下老百姓之心,得顺应历史发展之潮流,得依法治国之路。 

得民心者得天下?

文/刘吉祥

看《雍正王朝》电视连续剧,听片头主题歌中“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忠告,使人不由产生了这样一个疑虑,得民心者果真能得天下吗?

民心,即人民的共同心愿,我看得民心了未必就能得天下,而失民心者也未必就不能得天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当秦始皇顺应这个历史潮流而动的时候,对六国的人们来说,人人口诛笔伐,个个赤臂上阵,纷纷起来讨伐赢政,好在秦始皇矢志不移,逆民心而动,硬是将四分五裂的中国统一了起来,为“百代都行秦政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男尊女卑”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基本国策”,但武则天偏偏不认这个理,硬是逆民心而上,向大男子主义发起了猛烈进攻,结果李唐天下却在武周的旗帜下龙腾虎跃了十几年,而这一段的中国封建社会也被史学家纷纷赞誉是一个鼎盛时期。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是中国人信奉的又一生活哲理,但贫民出身的刘邦和朱元璋偏偏做起了皇帝梦,结果“无赖”走进了金銮殿,中国的封建社会出现了短暂的好景致,就是电视连续剧中的雍正皇帝,得天下时也未必就得到了民心。退一步说,即使雍正得天下时很得民心,谁又能保证他永远得民心?即使得天下者人人都得民心,谁又能保证他手下的官吏都能得民心呢?假如绝大多数官吏都变为蛀虫,甚至像电视剧中那些总理大臣、各部部长、各省要员都为一己私利而逼宫,那有作为的雍正皇帝又顶个什么用!失民心了而得天下的人和事举不胜举,得民心而失天下者也不乏其人。

天下是百姓的天下,百姓的天下就该由百姓来取得,但百姓取得天下并不意味着人人都来当皇帝,而是将这个权力赋予他们信得过的人来代替。这就要求被赋予者要时时事事顺民心,重民意,为一任官造一方福,这样才能既得民心又得天下。十月革命前,俄国的民心所向是祈求能得到“和平、土地和面包”,列宁顺应这个历史发展潮流,抓住了民心所向,向人民公开承诺,“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然后又用这个口号号召人们、组织人民,所以十月革命也就一举成功了。三座大山的压迫使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心思变,民心思治,毛泽东审时度势,及时地作出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然后又提出了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硬是在白色恐怖中用革命的枪杆子打出了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的时候,中国的老百姓从内心为人民的共和国延生,同时也为毛泽东同志荣任共和国主席而跳跃欢呼。这些都说明,一个成熟的领导或政党,如能随时随地将民心所向转化成群众的一种自觉行动,这样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由此看来,得民心者,就要得普天下老百姓之心,得顺应历史发展之潮流,得依法治国之路。否则,得民心了也未必就能得天下,而得天下者也未必就能得人心。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