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陕北文化积淀深厚古迹众多
“镇北台”“汉画像石”走上方寸天地
本报讯 本月我国发行的两套邮票中均有榆林地区的题材,这在中国邮票发行史上还是首次。
3月1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编号为“普29《万里长城(明)》 (第四组)”的邮票一套八枚,其中面值540分的第八枚邮票是“镇北台”。镇北台位于榆林市城北约7公里处,是万里长城上最大的一个烽火台。它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8年),是延绥镇巡抚涂宗浚为保护蒙汉贸易而建的一个观察所和军事要塞。1990年榆林市对镇北台进行了维修,基本恢复了明初建时原貌。1992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月16日,国家邮政局发行《汉画像石》特种邮票一套六枚,其中面值50分的“牛耕”图是出土于我省绥德县四十里铺的一块汉代画像石(现存于碑林博物馆)。牛耕图上两牛合犋在犁地,耕牛头上两角内弯,体形肥壮,似为水牛。据有关资料,画像石是雕刻在石头上的绘画作品,以汉代最多。我省绥德、 米脂、榆林等地已出土700多块,并有26块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有1块收藏于中国体育博物馆,有139块收藏于陕西省碑林博物馆。这些画像石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粗犷朴实的艺术风格享誉中外。为了配合《汉画像石》“牛耕”邮票发行,榆林地区邮政局发行了首日封及极限明信片各一枚。
(范立民)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