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3月30日
头版
01

百万陕军赴新疆打工种棉

活了脑子 挣了票子 富了村子

本报讯 我省今年首批赴新疆种棉的劳务队伍28日晚乘343次列车西去,省劳动厅及有关地县领导前往西安火车站送行。

我省输出劳动人员植棉摘棉已经三年,程安东省长对此予以高度评价,他说,组织百万名劳务西进新疆在全省带了好头,不仅能解决贫困户,而且能解决下岗职工的困难,是个创举。

去年,我省各级劳动部门职介机构已发展到1254家,组织劳务输出180万人次。劳动部组织的2万多人赴新疆摘棉花季节性务工、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商洛地区把劳务输出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去年组织民工有序流动4.1万次,创收入6.15亿元使28万农户解决了温饱问题。安康地区紫阳县1997年以来全县劳务输出30450人创经济收入9850万元,为全县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劳务输出不仅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同时培养了人才。山阳县1600余名劳务人员,返乡后兴办各类企业260多个总投资1800万元,年产值3500万元;洛南县李源乡通过劳务输出积累资金开发山地,发展多种经营已形成狮星、杨河干果一条沟,公路沿线500亩中药材开发带和5000架食用菌基地,年收27万元。外出务工带来实惠的示范效应,引发了更多的人走出家门出外“闯世界”。商州市扬口村村民崔彩娃58岁,竟扔下家中年收入10万元生意不做,带领3个儿媳、1个女婿、2个孙女共7人进疆摘棉、被《新疆日报》称之为“佘太君进疆拾棉花”,在大西北传为佳话。本报通讯员杨川23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