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4月20日
头版
01

一个深受职工欢迎的消费合作社

走进陕西柴油机厂职工消费合作社营业大厅,你会被购销两旺的热闹场面和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食品、糖果、粮油、床上用品等日常生活用品应有尽有。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我省1100多家职工消费合作社去年销售总额达9000多万元,60多万职工从中受益,陕柴厂职工消费合作社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我们去时是3月底的一个傍晚,灯火通明的合作社内人声鼎沸,大屏幕彩电正在播放科索沃局势,一群人围着电视评头论足;孩子们在外边院子里跳来蹦去,为寂静的厂区添了一份热闹。顾客姚淑春说,消费合作社已不只是一个购物场所,也成了大伙儿茶余饭后休闲交流的地方。

尽管是销售淡季,可是售货员却忙个不停。售货员毛亚疑告诉我们,不仅本厂职工在消费合作社购物,外单位职工和附近农民也来这里买东西,刚营业时,经常排长队,柜台被挤坏了好几次。

什么原因使这里生意异常火爆?陕柴厂退休职工陈长生夫妇说:“消费合作社是工会给咱工人办的,这里的东西质量好、便宜,不满意还可以退换。”看看商品价格标签的确是这样:舒肤佳香皂3.50元、黑妹牙膏1.60元……而这些商品市场价格是:4.50元、1.80元……

厂工会主席段俊发算了一笔帐,合作社挂牌营业不到两年时间,已实现销售收入300多万元,按低于市场物价10——15%概算,可为职工减少开支30多万元。

陕柴厂是我国最大的中速柴油机专业制造厂,现有职工6000多人,离退休职工3000多人。工厂位于兴平市郊区远离城镇,职工生活日常用品由当地商业网点供给,不仅不方便而且花钱多。尤其近几年,企业深化改革,下岗职工人数逐年增多,职工家庭对物价承受能力越来越弱。

怎样才能缓解职工生活困难,保持职工队伍稳定?厂工会急职工之所急,想职工之所想,他们在借鉴其他单位开办职工消费合作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大胆尝试用经济手段为职工办一件实实在在的事。

他们的设想得到工厂领导的支持,在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拨专款作为消费合作社的启动资金;场地,无偿提供;水电费,免收;人员,工会干部顶,厂里给发工资。

既然是给职工办实事,就要让职工“省钱、省心、省时”,消费合作社坚持“质量第一不坑人,价格优惠不唯利”的原则。为减少进货中间环节,工会主席段俊发亲自跑厂家,联系商业经销点,货比三家,源头进货;合作社工作人员每花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装卸货物这样的脏活、累活都是自己动手。

为了消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工会还开通了投诉电话,粮店的墙上明确公告:“重量不足请拨315”,巧的是这个内部投诉分机号与“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相同,据说除初开时有几个电话外,后来很少有人使用这个号码,这从侧面印证了职工消费合作社的货好量足。我们去时已是晚上8点多,粮店的营业员给几个职工耐心地解释,面粉刚刚脱销,已派人去进货,明天一早保证大家都能买到面粉。

消费合作社是给职工办的,自然离不开职工的支持,厂工会动员职工每人交纳30元加入消费合作社,开业初的几天内,全厂就有3594人交费入社,筹集到的10.78万元合作基金为合作社扩大营业范围提供了资金保证;由全厂职工评选的十件大事中,消费合作社这一新生事物也榜上有名。

这个荣获陕西省总工会先进集体称号的职工消费合作社,已由当初的几张桌子做柜台,工会干部亲自售货、贴张价格表就练摊的小打小闹,发展到了楼上楼下两层共4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7名专职售货员。每到逢年过节,机关干部轮流顶班,成为职工群众信赖的购物乐园,职工高兴地称赞,工会确实为咱工人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事!

实习记者焦晓宁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