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同心树
下岗女工唐亚娥携养女赵楠与临潼区委书记千军昌共同种下一棵“同心树”,望着沐浴在春风中的爱女和小树,这位妈妈笑了,区委书记笑了,在场的人们都笑了!
这是日前发生在《西安市特困职工子女社会助学计划纲要》临潼启动仪式上的动人一幕。
37岁的唐亚娥,18年前因一场意外的工伤事故使她失去了小臂和右手,从此只能靠左手料理生活。她的丈夫是高陵县一名老实巴交的农民,儿子赵诚现在已上高中。唐亚娥6年前从临潼区斜口棉绒厂下岗后,家里的生活来源就靠丈夫赵选社打零工维持。收入虽不高,但家庭生活还和和睦睦。下岗不久的一天,唐亚娥外出时在街上发现一名刚降生不久的弃婴。当时只有人围观却无人过问,强烈的母爱驱使唐亚娥将孩子抱回家。家里添了一口人,使本来就窘迫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为此,唐亚娥边操持家务边学着养猪补贴家用。小女赵楠一天天长大,孩子到上学前班的年纪了,唐亚娥夫妇又犯了愁:赵楠无户口,是“黑娃”,各种借读赞助费使唐亚娥根本无法承受,赵楠只好被拒之校门外。
今年初,经临潼区总工会牵线搭桥,赵楠等30名特困职工子女成为临潼区助学基地首批受惠的学子,区委书记千军昌主动与赵楠结为助学对子,按《计划纲要》的要求,千书记将每年资助小赵楠200元。在今年春季开学前,千书记又派人给赵家送去300元钱及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并按有关政策为小赵楠解决了户口难题,小赵楠终于跨进了校门。
近日,我们在赵家欣喜地看到,小赵楠穿着一身漂亮的衣服,圆圆的小脸上红扑扑的,头上扎着一对粉红色蝴蝶结格外醒目。见到来客她直往妈妈身后躲,可一看到千书记,边跑边叫着“千爷爷”!小赵楠被千书记亲昵的抱着,她开心地说着学校的事,并说我长大还要上中学、上大学。千书记乐呵呵地对唐亚娥夫妇说:“只要孩子愿意学,上到大学我也帮。”此时,唐亚娥的双眼模糊了:“我娃有福,‘黑娃’变成了福蛋蛋!”
本报通讯员殷勤本报记者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