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5月07日

陕西工人报百姓话题 树木是一部书 “吸咽有功”论 告诫织女 呼唤“羞耻感” 图片新闻 皇帝就那么好? 母亲的心意 品味生活 父亲五十年圆一梦 凭什么说“十男九亏”

当前版:第A3版:百姓话题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百姓话题
03

织毛衣,看似寻常,背后还有不少说法。

告诫织女

文/陈苏

常常在单位的生活区看到织毛衣的姐妹忙得不亦乐乎,有时候织女们还自发地围拢,组成一个个小群体。说真的,她们的心灵手巧令我感动,我猜想女人们还想将一些爱意织给亲朋。穿针引线来历已久,借织物传递绵绵的温情似乎也无可厚非,它也永远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风景之一。但我仍不想为此种过分的做法盲目庆幸。四季不停不歇地织衣,且呈现几代共织的兴旺态势,倒也让人突发奇想,有点遗憾忧虑。

众所周知,19世纪30年代末,英美法等欧美国家就已完成产业革命,从而进入了机器制造机器的近代工业时代。也就是说,重大的变革是机器大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虽不能考证毛衣编织机的发明时间,但毛衣还是能买得到的。特别是目前,知识经济拉开了序幕,重新定位时女性也在所难免。而男人同样的一双手忙着别的,对织毛衣不屑一干。只一句“你织好了我就穿”了结。也根本不会去想给妻子儿女,织一件略表寸心。我这样说时不少男人反感:“男人粗手大臂哪里擅长干此细活?”细细思之发觉有趣,政治、经济、军事和高精尖的科学技术,样样不是粗活,反倒全是惊天动地的细活,这活的大多数却都为男人干着。看来,这些活不是男人的专利,“女人天生爱织衣”等等冠冕堂皇的理由,也只是个借口而已。充足的理由后面,掩饰不住对女人的俯视,掩饰不了男人愿意把广泛的兴趣投入到更辽远广阔的空间。男人总爱说我是棋迷我是球迷我是影视迷,我爱看拳击爱看展览爱唱卡拉OK……试想想,谁又不爱这些东西?若是你为织毛衣误了泰森的“世纪之咬”不知道诺查丹马斯预言,他们反过来还会对你嗤之以鼻。

看样子不能单方面一味地奉献“爱”了。无休无止地织下去,织出来的也许还有自己固步自封的悲剧。首先,这种貌似轻松但实际并不轻松的活计无端地耗费了许多苦心生命,因为此也失去了给自己“充电”的大好时光,失去了拓展充实自己的机会。第二,常做织女,久而久之心慵意懒,会淡化竞争的意识,少一份拼搏的自信和勇气。单一的闲暇生活方式,也使织女失却了天然的灵动慧敏魅力,多一些封建观念中“男耕女织”的定位,使本来不平等的起点变得更加不平等。第三,无论个体群体,多少有点麻木和自欺,有拿自己的弱点做文章的意味,缺少对自身冷静睿智的分析。因而,有意无意,助长了总是由男人抢占高地的雄威。更不用说织衣会织窄自己的视野,织狭自己的思想,织弱自己的神经,织减自己自尊自强的勇气。而事实也如此,它织不完平庸琐碎,织不尽陈旧的话题,织不去内心深处的忧虑。倘若所在单位有朝一日没有了效益,倘若下岗女工多于男性,“织”就是自取其辱的因素之一。那时,织女怨谁?

睁眼看天地,事过时移。有一份工作,一个职业不再是一劳永逸的“太平”。不读书不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已经使部分姐妹变得面目可憎,语言乏味。所以,我想告诫那些织女姐妹,该反省时要反省,该抹去一点织的时间时就果决地抹去。在职力求精益求精,在职业外的余暇应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精神羽毛,多做一些技能的储备,这才是真正的保障和安全。全面地了解自己,清醒地认识自己,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发展自己,才是值得一忙的事。居安思危,一专多能,珍惜时光,奋发追赶,才是摆在我们面前严峻的课题。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