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5月07日

陕西工人报百姓话题 树木是一部书 “吸咽有功”论 告诫织女 呼唤“羞耻感” 图片新闻 皇帝就那么好? 母亲的心意 品味生活 父亲五十年圆一梦 凭什么说“十男九亏”

当前版:第A3版:百姓话题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百姓话题
03

“羞耻感”乃人类之本,舍本而逐末,实不可取。

呼唤“羞耻感”

文/刘亚楼苏放

人生在世,具有荣誉感十分重要,但羞耻心也不能没有。可是稍加观察,就会发现,失去羞耻心的在现实生活中,可谓大有人在。

譬如,逃税漏税,本为见不得人的勾当,但有些“精明”之士却以能逃税漏税而沾沾自喜,自以为能;比如,随地吐痰,原本不文明之举,但是有的人却庆幸自己违禁而未被抓,至于避罚不思改;再比如胡缠强求和赖帐不还,本属泼皮行为,但有些人好费口舌,理不直气却甚壮;比如骂人打人欺凌人,本为野蛮无教养者之所为,然有人却视为权势能耐之象征;比如用公款吃喝,本属腐败庸俗的低级趣味,但不少人却看成上流人所应享受的特权……真乃“恬不知耻,反以为荣”,至于习惯羞耻,也不妨列举数例:像盗贼偷窃,头一次绝对地有负罪感,自得逞之后便习以为常了,认为老鼠“跳梁”是求生计,故心安理得;像卖淫暗娼,起初或许是出于某种胁迫或无奈,多多少少还有点无脸见人之感,不过一见财源滚滚而来,能享受美酒佳肴,能穿金戴玉,于是对做皮肉生意乐此不疲;像贪污受贿,第一次下手可能无不胆颤心惊,怕东窗事发带来声名狼藉,可“夜草”“致马肥”却未“失蹄”,所以在某些人的心理,羞耻摇身一变成为自矜与荣耀……这习惯羞耻则更是对灵魂的亵渎!

古代哲人孟子的“羞耻之心,意之端也”,对一些无羞耻感的现代人来说,只是一具道德的骷髅。在他们看来,“吾日三省吾身”,“知耻近乎勇”,还能省出勇出职位、轿车、别墅、山珍海味或大把钞票,金屋藏娇来不成?为此,只要能升官发财,得名得利,何须知耻?无怪乎,羞耻已经成为某些威男靓女的人生负荷,无怪乎,羞耻成了一种精神压抑和禁锢。我想,倘若不是党纪国法,恐怕贪官污吏竟相公开自己的成功秘诀,以显示财富卖弄聪明了,曾有以权易钱、走火入魔者,就脸红却心不跳地说:“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捞白不捞,”还有一位昔日是领导今日为“囚”的犯人说:“活着不胡整,死了没名声!”

人一旦失去了羞耻心,就同禽兽差不多了。近年来,是非混淆,荣辱颠倒的现象,之所以发生,原因非止一端,而片面强调物质利益与精神刺激,则是有目共睹的重要原因。古人云:“人不知耻,不知其可。”因此,我国应通过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以唤回人们的羞耻感,使人们尤其是失过足的浪子知耻自爱,面临市场经济的大潮,而在心中筑起嫉丑防腐的砥柱!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