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我省实行厂务公开制度进展顺利
一些地市、产业相继出台实施细则
本报讯(记者柳江河) 我省实行厂务公开制度起步良好,各地市、产业和企业及时传达学习省上的实施意见和领导重要讲话,有的企业已制定出厂务公开的实施细则,确定了实行厂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工作机制,有效地促进了企业民主政治建设。
今年4月2日,省纪委、省委工业工委、省监察厅、省经贸委、省总工会联合召开了全省实行厂务公开电视电话会议。截至5月中旬,西安、安康、咸阳、渭南、铜川、延安6个地市,机械、纺织、电子、冶金、建筑、建材、地质、农电、西铁、新闻出版、安铁等11个产业系统已成立了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其他地市和产业系统也都在积极协调成立领导小组。西安、铜川、安康、咸阳、渭南、延安等地市,地质、安铁、西铁、冶金、农电等产业系统出台了关于实行厂务公开的实施意见和通知。
我省实行厂务公开制度,首先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西安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制定了实施意见和工作计划,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拨了专项经费。渭南市成立了以副市长为组长的厂务公开领导小组,由市经贸委、市总工会共同牵头负责。安铁分局党委多次召开不同层次的会议,分局党委书记和分局局长亲自抓点。省建总公司提出1999年总公司所属各企业全部实行厂务、校务公开,要求“党委要支持、行政唱主角、工会要监督”。省冶金局党组专门就厂务公开制度发了通知,要求所属企业6月底全面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纺织、电子、农电、地质等产业系统党委、行政领导也对厂务公开作了具体安排。
在全省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过程中,一些地市、产业动手早,并按省上要求确定了重点单位,以点带面,推动工作。西安市确定了19户企业进行试点。咸阳市确定了2个县区、7个企事业单位为联系点。省电子、石化工会总结试点单位的做法,在系统内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