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塑造工人群像
——看省人艺话剧《世纪之门》随想
文/田涧菁
当历史的钟声将要敲响世纪之门时,人们将以何种姿态跨过新世纪的门坎?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国有企业进入攻坚阶段,人们将如何面对体制转换中的种种难题,从而转变自己的观念,检点自己的缺失,来迎接这新世纪的挑战?陕西省人艺新近创作演出的话剧《世纪之门》,对此作出了独特的艺术阐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世》剧以国有企业兼并为题材,描画国有老企业凤凰厂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所面临的种种艰难和问题,要冲出困境,他们选择了实行资产重组搞兼并这条充满荆棘之路。而来兼并这个具有五十年历史也曾经辉煌过的大厂的一方,又恰恰是多年以前曾被厂里批判过的大洋公司副总裁、北方总代理金灿。现任凤凰厂厂长东升,曾是她昔日的恋人,在金灿被批斗时,他背叛了她。剧情就此铺排开去,矛盾丛生,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时而波涌浪跌,时而温情悱恻,塑造出一群现实中鲜活的人物,特别是工人的种种生动形象。
《世》剧没有去写繁琐的兼并过程,而是紧紧抓住由此引起的工人群众中的情感波澜,在世态人情中来塑造人物。剧中主人公之一的金灿,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具有初步市场意识的青年姑娘,她承揽厂里产品推销时,曾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为此她也付出了青春和爱情。当局里和厂里组织批判她的资本主义道路和资产阶级思想时,自己的恋人弃她而去,在失望中她愤而离厂去了南方。谁知历史无情也有情。十数年后,她成为大洋公司副总,并带着巨额资金来兼并曾经是她伤心之地和有着痛苦记忆的凤凰厂。她初来时,带着一份骄矜,一份夸饰,盛气凌人,又有着一丝暴发户的狂悖。她既要为公司谋利,又更想寻觅昔日失去的尊严,似乎又要讨回一份说不出的公道。因之,在与厂长东升谈判时,她坚持不要离退休和病残者,把他们视为企业的沉重包袱。但是当她和厂里的工人一步步接触时,工人们崇高的心灵世界和那朴实无华的人格精神深深地震撼了她,使她逐渐改变那些世俗庸常的观念,心灵趋向纯净和升华。
这力量来自何处?来自工人们的主人翁精神。剧中的老根师傅在老伴与儿子要送他去医院并要去厂里要钱时,他急火了,抢白老伴道:“厂里没钱你不知道?老书记那病都没去医院,你不知道?程主席(指厂工会主席)那人那心你不知道?”三个“你不知道”的反诘,把一个老劳模体念时艰,想他人之想的心意合盘托出。还有厂会计老李,在他最需要钱治病的时候,却把金灿送他的钱,硬如数退了回去,为的是不能“这两点都掉到我一个人身上,我真承受不起……”更有厂工会主席程合莹,她的信条是父亲留下的那句铭言:“做人做事要想到十年后怕不怕见人,百年后怕不怕见鬼。”因之,对于父亲的画像,因出自名家之手,女儿要卖掉,她批评道:“你以为什么东西都可以换钱花?”坚决不肯,当金灿要出十万巨资买这张画时,她毫不动容。可是当听到厂里老劳模住院抢救没钱时,她凄然取下那幅画来,要去卖掉。正是这样的工人们的金灿灿的人格精神,使金灿看到了金钱之外的另一个世界。
剧中的厂长东升,一方面坚持兼并,为了企业的发展和前途,他排除厂内外的种种非难和阻力;另一方面为了离退病残的工人们,他与金灿又进行艰苦而痛心的谈判。在他的内心把深刻的理性精神和实际操作上的个人之间的恩怨情仇条分缕析,摆置得明明白白。因之,他是有力量的,他敢刮析自己背叛金灿的过失,又敢于直面金灿现今身上的不足。所以他才能敏锐地提出,“发展不只是为了钱,更要关心人,总不能只带着钱进入新世纪吧?”这样振聋发聩的追问。
在从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向现代的伦理价值观转型之时,工人不单是企业的主人,他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正在改造着主观世界,他们是有力量的。这就是《世》剧对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