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6月23日
头版
01

梦桃精神新传人

本报记者桂子

6月21日中午,气温高达36C。记者走进全国著名劳动模范赵梦桃生前所在的西北国棉一厂细纱车间第四生产小组,见到了今年刚刚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生产组长徐宝凤:一身浅色夏季工装,把她衬托得格外精神。

我们一见如故,话题很自然的从车间里悬挂的“继承和发扬梦桃精神,积极开展操作比武活动,以实际行动向党的生日献厚礼”横幅标语说起。小徐快人快语,谈锋甚健。她说,一年一度的全厂“梦桃杯”技术比武即将拉开序幕,我们小组已推选出8个技术能手参加车间的第一轮角逐,大家心劲很高,利用工余时间勤学苦练,纷纷表示要为“梦桃小组”添光彩。

就是眼前这位显得单薄瘦弱的徐宝凤,内心蕴藏着强烈的创优意识和争先激情。她带领全组众姐妹不断攻克生产关键难题,创新生产纪录,仅去年就超产棉纱17104公斤,节约白花1291.7公斤,全年生产指标以1008分的优异成绩勇夺四班第一名,全组22人技术操作水平全部达到了一级,其中一名落纱工以接头17秒的成绩打破省级记录。“梦桃小组”以人员素质强、技术水平高,被全国妇联、中华纺织总会授予“巾帼文明示范岗”。

迈入而立之年的徐宝凤,是在“赵梦桃小组”培养和教育下,从一名落纱工逐渐成为团小组长、工会组长、生产组长。她心灵手巧,吃苦耐劳,操作水平年年在工厂“梦桃杯”技术比武榜上有名。她先后带过8个徒弟,个个成了技术骨干。参加工作十二年如一日,她没有请过一天假,每次上班都提前30分钟到岗,累计无偿奉献了2000多个小时。她代表“梦桃小组”发表的QC成果,连续3年获得国家级奖励;她本人也被评为陕西省优秀质量演讲员。

让“赵梦桃小组”这面蜚声全国的旗帜,风吹旗不倒,雨打色不褪,在全省乃至全国保持先进称号——这是“梦桃精神新传人”徐宝凤执著追求的一个目标。工友们说,宝凤在技术上像教练。姊妹们说,宝凤在生活上像大姐。她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家访谈心,问寒嘘暖,组织家庭联欢会,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小组员工凝聚力倍增,小组屡次被工厂树为标兵单位。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徐宝凤也迎来了种种殊荣:“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纺公司优秀党员”、“咸阳市建功立业杰出青年”、九届咸阳市、陕西省、全国人大代表…

面对骄人的成绩和荣誉,徐宝凤显得十分冷静:“梦桃精神是企业的财富,是一棉人的骄傲。与其说我是一名继承人,不如说我是一个受益者。我们小组成员都是梦桃精神的传人,现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梦桃精神在我们这代人身上发扬光大!”

在隆隆的纺机声中,那些不辞劳苦、忙碌穿梭的女工,不都是踏着梦桃足迹、发扬梦桃精神的新一代“梦桃”吗?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