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9月08日
头版
01

把生产线延伸到厂外

——西安高新开发区的“虚拟工厂”

只有19万元起步资金的西安扬子集团是一家从事高压输变电设备研制开发的企业,近两年来,他们集中精力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市场开拓,把加工生产放在当地原有企业合作完成,从而大大缩短了高科技产品生产周期,使集团的产品迅速抢占国内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与扬子集团一样,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许多企业年产值达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而固定资产投入却大大小于一般企业。这些高新技术企业普遍采用“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组织形式,不仅使自身实现了低成本快速成长,也有力地带动了区外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据统计,西安市连续八年保持经济增长13.5%以上,其中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增长中的贡献率去年达到了4个百分点。

西安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国家曾在这里建设了大批电子、机械及军工类大型企业,其中不少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工艺装备精良,配套加工能力强。近年来,由于经济转型期出现的各种矛盾制约,这些企业大多效益下滑,有的甚至严重亏损,厂房、设备闲置。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崛起一批“两头在内、一头在外”的科技型企业,为西安的这些老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在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几乎看不到伴着隆隆机声的生产线。这里的企业生产线不仅“延伸”到西安市及陕西省内,不少还“延伸”到西北地区,甚至全国各地。以开发新型电子材料为主的康鸿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耀强,把这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比作“虚拟工厂”:企业没有工厂,但工厂却无处不在。据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管委会统计,一位科技人员进入区内企业从事新产品开发,至少可给区外企业带来10个就业机会。康鸿公司现有数十名研究开发人员,而区外国有企业上千名职工为他们提供配套生产。

近年来,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也利用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宽松的环境和全新的运行机制,借鉴新的生产组织模式,在区内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大型军工企业114厂,1993年和春兰集团公司联手,在区内成立了庆安冷机公司,开发、生产采用节能新技术的转子式空调压缩机,目前这个公司在陕西形成的协作配套企业共达56家,7000人直接从事压缩机零部件协作生产,公司年产值6亿元,而外协企业产值高达25亿元。由于庆安冷机公司在技术和市场优势上的牵动,一些外协企业已实现了与国际同类工厂接轨,出口收入也稳步增长。(白林刘云)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