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9月08日
头版
01

两任站长一脉情

——记省优秀职监员孟邦贤、史积善

在渭南采访期间,记者的心深深地被两位老职监站站长前赴后继、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事迹所感染,所打动。

那是1996年12月24日,临渭区职工物价监督总站常务副站长孟邦贤,不顾72岁的高龄和患病之躯,抱病在自己家里召集全站职工物价监督员开会,布置安排“双节”物价大检查活动,约好工作汇报会仍在这召开,还说他要亲自再写一份简报。但这次检查还没有结束,老孟就与世长辞了。在他病情恶化的半年多时间里,站上的工作一件也没有误下。直到他弥留之际,仍用手拍着胸前口袋里的职督证,以微弱的声音叮嘱家属,让全站人员继续搞好物价监督工作。

老孟去世后,由他的老搭档,当时65岁的史积善接替了常务副站长的工作。老史跟孟邦贤搞职监工作已有6个寒暑。在这些年月,他们风雨同舟,肝胆相照,从严执法,不畏强暴,旗帜鲜明地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协助有关部门对违法商贩进行严肃查处。轰动渭南市区的粮店卖虫面等问题的查处和公开曝光,以及定期和不定期敢于碰硬的物价检查,使临渭区职监站在全市消费者中留下良好的口碑。看着孟站长生前带领全站人员为总站挣来的一面面锦旗,以及老孟获得的省市优秀职监员的奖状,史积善禁不住老泪纵横,他深知老站长留下的这副担子的份量。老孟在世时,除主持总站工作,带领大伙走街窜巷解决问题外,从工作安排、情况报告、经验介绍、总结、简报教材料都是自己动笔拟定,留下近百份约20万字的文字资料。为了保护好老站长这份宝贵的精神遗产,史积善利用工作之余,对老孟办公室的一捆捆资料进行清点和分类整理,还特地将附有老站长手迹原稿的60份《物价监督简报》装订成厚厚的两大本卷宗,作为总站的档案长期保存。这两年多来,由史积善拟文和油印的《简报》也有一二十期。

“两任老站长,一对实干家。”从临渭区工会主席王登泰,到工会的一般干部,都众口一词地评价这两任职监站长的工作。现年67岁的史积善是位离休干部,看去已是两鬓苍苍。他继承老孟的遗志,常年顶烈日,冒严寒,进门店,跑市场,看标签,查质量,称重量,算差率。面对恶言冷语,他和老孟一样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区上有一交警家属经营的粮油店短斤少两坑顾客,在查处中店主耍花样抵制,那位交警还蛮横地要把职工物价监督员轰出店。面对这个“难缠户”,老史挺身而出,据理驳斥,晓之以法,终于使其认错认罚。对这样的“拦路虎”,老史亲自处理过五六起。今年以来,老史带领总站的同志除抓了春节、“五一”大检查外,还顺藤摸瓜,解决了粮店和部分乡镇面粉厂的短斤少两问题,对11个厂家进行了罚款警告;抓了南塘街商贩不明码标价问题,使这条有70多户商店的街道实现了“明码标价一条街”。近年来,老史还狠抓了队伍建设和政策法规的学习,使临渭区职工物价监督总站的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他本人也跨入了省市先进职工物价监督员的行列。

在采访中,记者缅怀孟邦贤的往事,目睹史积善奔忙的身影,翻阅着由两位老人先后主笔的《物价监督简报》,胸中激荡着继往开来的豪情…… 本报记者杨明洲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