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9月09日
头版
01

中国第一飞

——中国试飞研究院纪实

本报通讯员 姜丽丽 王战成 本报记者柳江河

航展——世人瞩目试飞院

1998年11月15日。珠海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现场。

展厅一个挨一个,各种飞机昂首挺胸,骄傲地迎接着人们羡慕的眼光。在远离展厅的机场一角,有一架飞机“含羞”似的用蒙布履盖着全身,任凭观者猜疑的目光在其身上寻觅。只有知情人知道:这就是首次闪亮登场的国产歼击轰炸机——“飞豹”,是本次航展的“秘密武器”。

开幕式上的飞行表演异彩纷呈,来自中国空军的八一表演队、俄罗斯、英国的各路空中骄子,驾驶本国的战机各显其能。终于,压轴的“飞豹”表演开始了,躁动的人群立即静了下来,目光注视着同一个方向。“飞豹”揭掉神密的面纱,怒吼着、呼啸着、风驰电掣般地冲上蓝天,向世人展示她威武雄壮的英姿。她盘旋、俯冲、爬升、横滚、最后超低空飞过观礼台。连贯、潇洒、漂亮的动作一气呵成,看得人们目瞪口呆。

珠海航展上,另一架红、黄、蓝、白装饰的K8飞机也引起许多业内人士的关注。一位欧洲航空报刊的记者指着这架飞机,很丙行地向周围人动情地说:“这是中国参展飞机中我最感兴趣的一架。因为她具有先进的数字电传操纵系统,而且具有侧杆操纵器………”

这就是试飞人用K8飞机改装的中国第一架综合空中飞行模拟试验机(多轴变稳机),目前世界上仅有几个航空发达的国家才能研制出来。她的研制成功缩短了预研转入型号应用的周期,开辟了中国飞机飞行品质、飞控技术、模拟仿真等航空领域研究的新纪元,使我国跨入国际同等试验机领先行列;她的研制成功,将对我国航空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她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又向前迈了一大步。难怪这架飞机一露脸,立即引起了行家们的关注。

中国试飞院参展珠海航空博览会,用两架飞机吸引了几十万中外参观者的目光,展览取得了巨大成功。

面对辉煌的成就,试飞人是冷静的,他们永远忘不了在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成立至今的40年中,他们是怎样用青春和生命推动中国航空试飞的进程。

开拓——在没有路的荒原上

1959年4月25日,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经过四年的立项、选址、筹备,正式在古都西安市远郊的阎良区建立了。从此,新中国有了自己的试飞基地。从那时起,一批立志中国试飞行业的有识之士,点燃了中国飞行试验研究的火炬,开始了与新中国同行的艰苦创业之路。

在没有路的荒原上开路,只有开拓者才能体味那无数的艰辛和困苦。

1959年的阎良区,除了麦田,就是基建工地。几条土路,晴天浮土几寸厚,雨天泥水漫上脚。野兔野鸡随处见,夜闻狼嚎人心寒。一首打油诗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情景:“阎良阎良,一片荒凉,吃不到米饭,闻不到鱼香,找不到对象,见不到爹娘。”

就是在这块近荒芜的地方,试飞人开始了自己的艰苦创业史。

(下转四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