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10月20日

陕西工人报体坛 “头球英雄”范运杰 图片新闻 我省加强管理气功活动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体坛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体坛
04

说女足,不能不说范运杰。7月19日,记者采访了回到家乡河南郑州的中国女足队员范运杰,从她身上看到了东方女性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

“头球英雄”范运杰

文/孙敏

足球的不解之谜

1985年,12岁的范运杰进入郑州市体校踢足球。那时,女子足球运动在全国才开始两年,小运杰对此还不太了解,仅仅凭兴趣,谁知这一踢,便与足球结下了不解之缘。

上午上课、下午踢球,嫌时间不够用的运杰早早到训练场去。那时,家里没表,只能看月亮和天色起床。有一年冬天,她两三点就跑到了训练场。学校没有开门,她不知不觉在学校门口睡着了。传达室的老大爷清早开门时发现趴在铁门上睡得正香的小运杰,她的头发上已结了一层冰霜。后来住在集体宿舍里,由于窗口透风,冬天寒气逼人,睡不着觉的她就半夜起来一个人到训练场踢球,走时披着大衣还觉得冷,归来已是满头大汗。早上训练,晚上还要写作业,实在太困有一天晚上她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蜡燃着了被子,她的胳膊上烧出了水泡。

三年过去了,范运杰凭着一股拼劲,于1988年进入省女子足球队。在省队,范运杰除了完成教练布置的训练任务外,还常常给自己“开小灶”。每次训练结束,她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场地,为了练习脚法,她用一个网兜提着球,边走边踢,随时随地球不离脚,脚不离球。为了练习头球,她从不错过任何一个机会,别人不敢接的球,她总是狂奔过去,顶过后常常捂着头揉上半天。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训练,运杰终于一步一个台阶,在1992年进了国家队。

苦难中为国争光

足球运动可以说是向生命的极限挑战,运杰的腿上整天青一块紫一块的。有一次,她的膝关节韧带撕裂了,扎上绷带后,她继续踢球,以头球为特点的她在头球训练中更是坚苦异常,1993年的一次训练中,天下大雨,足球沾上许多泥水,成了泥蛋,踢都踢不动,运杰顶球进网后,头不能转过来了。她只好忍着剧疼自己用手掰脖子,直到训练结束,她才走进医务室。从此她患上颈椎病,不时发作。

每次比赛,运杰都伤痕累累,但她从不言苦,顽强拼搏。

1994年备战亚运会期间,运杰的腿踢伤了,她悄悄地到医务室打上绷带,她没有告诉队友,队友们都在为出国比赛做准备,她不愿麻烦别人,自己拖着病腿买饭、上厕所。眼看比赛就开始了,她害怕没有时间恢复,急得直哭。好在病腿恢复很快,她如愿上场,结果这一次比赛还不错,中国队获得亚军。

1996年26届奥运会赛场上,范运杰突然摔倒,被抬下场。但几分钟后,她包扎着头,又一次上场。这一场打得很艰苦,她和队友捧回了奥运亚军。

1998年亚运会比赛前几天,运杰突然发烧、呕吐,但她强忍病痛,一次又一次在心里默念:一定要挺住!一定不能倒下!她带病上场,这一场比赛她进了一个“金球”,为国争得了冠军。

在本届世界杯比赛中,运杰在睡眠、饮食方面出现严重的不适,但她仍以高昂的意志迎接比赛,她相信中国能赢,因为决赛之前曾和美国队比赛过三场,中国队赢了两场。因此,运杰的心态很平静,她想自己要再为中国顶一个“金球”。结果如愿以偿。在与美国队决赛进入加时赛第10分钟时,中国队获角球机会,范运杰奋力顶起那差点载人史册的头球。比赛结束24小时后,美电视台录像证实范运杰头球已过门线。美国CNN电视网在赛后用电脑将范运杰头球攻门的录像画面制成三维立体图像,电视画面清晰无误地表明,美国队莉莉起跳用头顶球时,球的整体已完全越过了球门线,以上画面通过CNN电视网向全美播出。它证明,范运杰在加时赛打入了一球,中国队当之无愧是本届世界杯赛的冠军。

母亲的遗憾

1999年7月12日,运杰胜利归来,母亲搂着半年不见变得又黑又瘦的女儿泪流满面,说不出话来。

儿女连心,每次大赛期间,母亲郭秀英就很长时间不能见女儿,想女儿的时候,母亲只能从报纸、电视上看到关于女足的报道,看到女儿的身影。因此,她买了高达几尺的报纸也录了许多录像带。

那一年的夏天,一列火车缓缓驶进郑州车站,母亲带着卤面匆匆跑过来,她挨着窗口一个又一个地呼唤女儿的名字。终于她眼前一亮:“女儿,妈妈可找到你了!”她双手捧着面,全然忘了周围的喧嚣与嘈杂。“妈,快下车,车快开了。”运杰催着母亲。车开动了,望着站台上母亲孤单的身影,运杰眼里盈满泪水,从上海到北京途经郑州,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因为很久没有吃过母亲做的卤面了,运杰在中途给母亲打电话,让去车站送。

1996年奥运会比赛前夕,母亲想女儿,便来北京,然而,女儿只能抽空看看母亲,却不能陪母亲看看故宫、长城。母亲在北京呆了4天,和女儿在一起的时间仅有几个小时。最后,怕影响女儿训练,原打算多住的几天的母亲决定提前回去,当母亲到训练基地和女儿告别时,女儿哭,母亲也哭。

运杰理解母亲的心情,常往家打电话,每次打电话都报平安,报好消息。第三届世界杯比赛期间,远在大洋彼岸的范运杰给母亲打来电话,第一句话就是:“妈,我们进入四强了。我们于7月11日凌晨4点与美国队决赛,我这里一切都好,请放心!”听着女儿激动的声音,母亲流着眼泪鼓励女儿:孩子,好好打,这一次比赛和前几次比赛不一样,它意义深远。你们一定要为国争光,为中华民族争气!听完女儿说完“妈,请放心,女儿会争这口气的”这句话,她才放下电话。

博大的亲情成为运杰奋发的重要支点,她忍受着痛苦也同样感受着爱。

真实的范运杰

在本届世界杯赛中,中国女足姑娘打得很艰苦。中午赛场上温度高达40度,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斌话筒的电池都晒化了,坐在看台上的人们都晒得发晕。队员们四次横跨美国,东挪西腾“长征”达2.4万余公里。由于在美国不适应时差,运杰刚到的一天,她半夜3点起来,其时是北京时间下午3点,这样她一直到7点再也睡不着了,结果在训练时处于半睡眠状态。为了保存体力,她尽量克服生物钟出现的不适,由于天天吃水煮味淡的西餐,运杰只好吃辣椒和咸菜。

当记者问起这些时,运杰笑着说:“温度不是太热,甚至还有点凉快呢,和家里差不多,饮食上的不适也很快就克服了。”这点苦对运杰来说确实不算什么,她已习惯了苦和累。

范运杰给人的感觉很朴实,即使在流火的7月,她也穿一身运动装。从12岁进入市体校,一晃15年,运动装伴她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况一个姑娘。运杰的姐姐曾给妹妹买过漂亮的裙子,可运杰只是在屋里穿了穿,随后就放在柜子里。几年后,当这件衣服再拿出来时,还和新的一样。

因为朴实,实在让人看不出她是驰骋绿茵场上的大明星。有一次,从郑州回北京时,因为带的行李超重了,服务员要对她进行罚款。送她的一位“球迷”忍不住对服务员说:她是范运杰!为国争光的英雄……范运杰急忙把话打住,按规定付了罚款。她从不在人前炫耀自己,也不因为自己的名气而要求别人的特别关照。

7月17日中午,凯旋的范运杰刚走下飞机,看到数百名欢迎者,她疲惫的眼里透着无比的激动,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见到亲人与队友们,她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是:“天热、人热、大家的心更热,谢谢家乡父老的支持,虽然‘谢谢’两个字不能代表我的全部谢意,但还是要说声:谢谢大家!”范运杰声音哽咽,眼里盈满泪水。

作为足球队员,在宝贵的青春岁月里,除了苦和累,还要准备着另一种牺牲。1972年出生的范运杰今年已经27岁,因忙于事业,她没有考虑过个人问题,母亲很着急,她这个年龄在家乡也算是大龄青年了。当母亲劝女儿时,可是她却说足球是我热爱的事业,我不能因为个人的事而半途而废,等几年再考虑也不迟。

是的,运杰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考虑个人的事。不久,她就要参加集训,准备11月份的亚洲杯比赛,明年要备战奥运会。这一切都让她无法停步,永往直前。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