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11月12日
维权之页
03

心忧三餐饭 企盼再上岗

——商州下岗职工有十盼

一些企业的倒闭和解体,迫使了职工们因无岗可上而加入下岗者的队伍之中。对于众多的下岗职工,他们家庭生活怎样?他们的心里忧伤和苦愁又是什么?他们的生活出路究竟又在何方?近期商州市城调队对商州市部分下岗职工进行了调查。在众多下岗职工家庭,他们通过深谈发现了他们的苦愁和心声,现汇集为“十盼”。

一盼“没娘孩子”有人管。调查中发现,约65%的下岗职工家庭人口负担系数较大,生活水准较前明显下降,且相对困难想谋求再就业,西碰钉子,东碰墙,四处求助没人管。

二盼“断奶娃娃”有碗饭。在企业改制大潮中,部分职工随着企业的拍卖和转产投入了新的岗位,而众多的职工因无岗可上而工资截然“断奶”。对于众多下岗职工家庭的基本生活问题究竟如何解决,应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不要这些“断奶娃娃”因无饭吃成为社会中新的不安定因素。

三盼“中介服务”少行骗。在目前披着各种“扶贫解困”外衣的社会职业中介服务中,多数纯粹的商品服务,且加杂着一定比重的欺诈性。采取“助人之难”的幌子,与用人厂家和私营老板狼狈为奸,欺诈求职者的钱财。在通过如此的中介服务后的再业队伍中,“悔恨终生”的打工妹有之,“身残难归”的打工仔更有之。如此草菅人命,昧心赚钱的“中介服务”也实在需要整顿了。

四盼办“练摊手续”的脸好看。现在有些部门的“关口”人员的“脸”实在不好看,找个摊位,办个外出手续,想不花钱,不看脸顺顺当当办了比啥都难。目前,部分下岗职工为了谋生,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走向市场“练摊”或背境离乡出外打工。他们希望我们的一些“关口”同志能理解和怜悯他们,帮助他们有一条谋生的途径。

五盼“救命补贴”能兑现。由于企业的关闭,人员的流失,财务的混乱,使所订的规章难以照办,致使不少下岗职工的生活补贴难以兑现。为了各自每月30、50不等的一点“救命补贴”找上找下没人管。他们渴求自己的一点“救命补贴”能尽快有个说法。能早些给他们兑现。

六盼“就业培训”少收钱。社会上各类再就业培训班风起云涌,大多以商品性培训为主要服务目的,收费过高,一些求职的下岗人员因承受不起只好望而止步。有些职工培训班师资力量薄弱,东拉西凑鱼龙混杂。使再培训人员挨大价却学不下真手艺。

七盼“再业岗位”能长远。调查中一些下岗职工反映说他们求人看脸背人情,好不容易有个谋生的落脚,可好景老是不长。一年半载的,有的忙碌一整才能干人一两个月,往往苦工钱还不能按时发。对于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棘手的社会问题。在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同时,采用“授之以渔”的办法。让下岗职工从本身素质上能适应再就业岗位的需要,而且还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不断营造良好的再就业氛围,以保障下岗职工再业后的合法性和长远性。

八盼“空空菜篮”能装满。今年市场物价并不高昂,但对一些无业又无援的困难下岗职工家庭来说,依然深感力不从心。调查中看到有些困难的下岗职工家庭生活的确艰难。淡菜素饭难以维持,生活来源难以保障。他们希望自己的米袋子能鼓起来,自己的菜篮子能满起来。企盼着有一份能养家糊口的就业岗位。

九盼“托管范围”再放宽。商州市目前已解决了500名下岗职工的托管,已发放下岗职工托管基本生活费45万元。但是仍有三分之二的下岗职工生活仍没有确切的保障。一些下岗职工希望政府解困托管的范围能再放宽,托管解困的工作力度再加大,让更多生活困难的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能有所保障。

十盼“自己厂子”早复产。调查中约半数以上的下岗职工都发自内心地企盼着自己的厂子能早些恢复生产,盼望着同自己风风雨雨,相依为命的机器能早些运转起来。一些下岗职工反映,他们厂子的产品销路很好,订货的单位不少,就是没有生产的启动资金。厂子贷款包袱就是太大了。希望政府和社会能协手解除他们的企业包袱,让厂子轻装上阵,让他们早点回到自己的岗位上,掌握自己锅里的勺把。这些下岗职工认为他们是老路熟车,半辈子的专业技术学成不容易,一心盼望着自己的厂子恢复投产。不愿再当“没娘的娃”。 (李辉)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