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12月17日
社会经纬
04

江西“7.4”老虎伤人事件引出——

特大新闻:宜黄县有五只华南虎

□文/唐席平

1999年7月10日,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播出了一则特别消息:江西省宜黄县青年农民袁洪华被华南虎袭击死亡。在全世界濒濒传出华南虎临近濒危灾绝时,江西华南虎伤人的消息立即震惊全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有关华南虎的话题,再次时兴起来。

特大新闻:农民袁洪华惨死华南虎利爪下

江西省宜黄县白竹乡丰产村吴城村小组青年农民袁洪华,是个高大机灵、身体健壮的年轻人。他特别勤快,每逢夏秋季节,白天干完农活总要利用夜晚休息时间,深入野外捕蛙抓蛇之类改善生活;1999年7月4日,天刚一黑,袁洪华就约同村好友邓重阳一道去野外捕蛇。

袁洪华、邓重阳头上装戴着矿灯,手提蛇皮袋朝村后山走去。9时许,两人相伴到了离村约1公里的窑背坑,一无所获。袁洪华便提议分头捕蛇,最终在田坑口的机耕道上会合结伴回家。约40分钟后,邓重阳提前到达相约的田坑口,驻足眺望夜空一片漆黑,田野山川静穆。蓦地,邓重阳猛然意识到自己的可怕处境,不禁浑身一震。

袁洪华——怎么不见了,他在哪里捕蛇呢?邓重阳惦记着同伴,就要扯开嗓门叫他。就在这时,对面约距三四百米的石头圳山林丛里,突然传出“哇”的一声惊呼声,这惊呼像是袁洪华发出的。不好,同伴有难,邓重阳警觉地循声跑到出事地,用矿灯一照,只见袁洪华仰面倒地,脸部受伤变型,鲜血流了一大片。刹时,邓重阳吓得魂不附体,拔腿飞奔村里,几十分钟后,当村里上十名村民打着手电、矿灯赶到出事现场时,袁洪华已经死亡。

袁洪华意外伤亡之事立即报告了村委会。为了查明死因,村干部请来有关医务人员尸检,发现死者头部近头顶至近鬓发际留有两条爪痕,呈“八”字型,右下巴部有一条黑色爪痕,右鼻角处有一伤洞,深至口腔内。死者右眼骨至右面颊血肉模糊。在死者遇难现场,有几个较清晰的动物足迹,足迹宽13厘米,5个爪迹明显可见,经核定,当属猫科大型动物足迹。

据了解,在事发当晚11时许,该村另一村民也在石头圳山旁,听到似猫叫又像虎吼的声音,他追至山旁,用石头抛击发声地,只见从灌木丛中窜出3只长约40至50厘米,高约15至20厘米,皮毛为黄黑相间纵条纹的幼小动物。

老虎伤人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省会南昌。江西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常务理事,高级工程师刘智勇立即赶赴宜黄,深入细致考查现场和死者伤口后推断说:从宜黄的地理环境看来,这里不可能栖息大黑熊、大棕熊、野象这类大型动物,只有华南虎的可能性大。华南虎力大无比,一巴掌能把活蹦乱跳的梅花鹿打倒在地,其袭击力可达300公斤。产仔后的母虎,为了保护它的子女,性情变得更加机警凶猛,谁若动了它的子女,它就和谁拼个死活,就是别的老虎胆敢进入它的窝,它也会毫不客气大动干戈把它赶走。袁洪华很可能与华南虎母子在山道拐弯处狭路相逢。母虎出于自卫意识和残暴本性,用前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袁洪华击倒在地随后逃往密林深处。

刘智勇还介绍说:虎不轻易伤人。遇到人,只要人不恐吓虎,每每总是相持数分钟后,虎主动离去。据史料统计,只有千分之三的老虎会伤人或吃人。吃人虎被称为“疯虎”,因为吃过一次人之后,虎便感觉余味无穷,肆无忌惮。

追寻调查:华南虎在伤人地栖息5年了

据野生动物专家介绍,老虎一般没有固定的家。为了觅食,它不会在一处久呆,必须经常移动。宜黄伤人的老虎是路过那儿、还是长久栖息在那里呢?7月13日,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了死者袁洪华所在的吴城村。

吴城村座落在群山连绵的鱼牙嶂山脉中。记者走进该村,凡在家的男女老少都围了过来,诚恐诚惶地淡起了老虎的话题:“老虎弄死人这很突然,谁都没有想到。其实山里有老虎村上人都晓得,许多人还见过。”今年62岁的老农林财和首先打开了话匣:1993年农历11月的一天下午4时许,我和儿子林小平正在村旁挖芋头。突然听到野兽的吼叫声,我俩以为是野猪在打架,抬头望去却没看到什么,就继续干活。约10分钟后,林小平停下手中锄头,伸直腰喘口气,抬头就看到田坑顶端的田埂上一只长1.3—1.4米的老虎。当时20出头的林小平吓得浑身打颤呼着:“爸,老虎——老虎。”林财和迅速朝儿子说的方向望去,看到老虎正跳上田坑旁的山坡消失在密林中。

林财和老人还没说完,37岁的村民袁贵春抢过话题说:每年到了冬天农闲季节,我好动闲不住,总要到方圆上十里的山峦森林看动物足迹,设夹子捕猎野兽,近几年来,在村东头的和尚头山山脊上总能发现一些大的直径10多厘米,小的直径5—6厘米带5个爪印的动物足印,凭多年打猎经验这些不是豹的足印而似虎足印。46岁的老猎人李林年说,今年农历4月下旬,他在村旁春头羊岭田坑为水稻施肥时,发现作好的田埂上有5个清晰的虎足印,直径6—7厘米。站在旁边的一位不透露姓名的中年汉子接着说,我们这里真有老虎:1997年农历正月初三,县森林公安干警黄小勤和同事爬过50多公里山路来到岳家山村,调查一宗捕猎“金猫”的案子。当地村民对他们说,去年你们不来,在这里有一个“赣州佬”用夹子夹到一只老虎,用秤称了一下,足足174斤。那个“赣州佬”杀死老虎后,把老虎肉分给我们大家吃,然后他卷起老虎皮、老虎骨头走了。由此推断,华南虎在鱼牙嶂山一带栖息已有5年多了。

宜黄县地处赣东山区,境内青山重叠,山多达267座,其中鱼牙嶂山最为著名。该山位于宜黄县东南部,地理位置东径116°15’,北纬27°5’,主峰海拔高度1418米,周围山峦连绵,森林茂密,共有300多平方公里的天然阔叶林、竹林、草坪、灌林丛、山涧、河流等,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鱼牙嶂在海拔800米以上有一条宽约5公里、长约15公里的南北走向芭茅地带。刘智勇高级工程师实地考察后说:老虎有一个怪脾气,不上高山,也不呆在树木里,而专门藏纳在灌木丛林或野草茂密的地方栖息。它怕热,并喜欢浴水,所以善于游水,有山涧流水的地方,是它最理想的住处。鱼牙嶂这一极为理想的生态环境无疑为华南虎提供了较好的生存栖息和繁衍的条件。据了解,1990年11月下旬,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猫科动物专家科勒先生到宜黄鱼牙嶂考察后,连声赞叹:这里的生态环境太好了,是华南虎非常好的栖息繁殖场所。

令人惊喜:华南虎仅在宜黄县有5只

华南虎为虎的华南亚种,属哺乳纲,食肉目,猫科。全身体色橙黄,背部有多排列较密的双行黑色斑纹,眼上方和腹面呈白色,尾部约有10个黑环。栖息于山林、灌木丛和野草丛生的地方。以鹿、麂、野猪等动物为食物。

过去我国广东、福建、湖南、江西等华东、华南各地山区几乎都有过华南虎的足迹,可是由于人们历来视老虎为害兽,实行赶尽杀绝的政策,直至1973年5月国家才提出控制猎取华南虎,到了1987年3月华南虎才列为禁取猎捕的国家第二类保护动物,目前已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虽然如此,但华南虎的数量仍在逐年减少,甚至减少到已接近“濒危”的地步了。资料显示,华南虎在世界上仅存30头左右。

江西省是华南虎栖息地之一,重点分布在宜黄、萍乡、吉安、九江、上饶、赣州等地。1990年11月至1992年5月,江西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部门组成了以11名专家学者为省华南虎及其栖息地调查队,重点调查了上述6地。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常务理事、高级工程师刘智勇便是调查队的11名成员之一,当时他担任了副队长,并执笔撰写了调查报告。

据刘智勇介绍,根据皮张、骨骼收购的不完全统计,自50年代以来,全省猎捕华南虎267只,其中50年代146只,60年代85只,70年代33只,80年代3只。江西省最后一次猎捕华南虎是1991年冬,发生在全南县省界边上。

一年半的时间里,调查队员取得了大批第一手资料。收集到虎卦爪58个,虎掌印110个、虎卧迹3处、虎粪便17堆、虎食后残饵1处、虎伤水牛1头,拍照片200余张,录像带两盒。他们还访问到目击虎实体、听见虎啸者139人。由此,调查队推断,在江西境内生存栖息的华南虎约有10只。

7月4日,华南虎伤人后,刘智勇高级工程师会同有关专家学者深入宜黄进行实地调查考察,在获取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后,乐观的推断:目前在宜黄栖息的成年华南虎可能有两到3只,加上虎仔将有5只甚至多于5只。

调查表明,江西省生存栖息的华南虎虽然较多,占到了世界剩存量的三分之一,这说明江西生态环境较好,但就华南虎栖息地而言其状况仍令人担忧。森林覆盖率虽然达到36%,但很大部分是人工林。只有少数人迹罕至的地区,仍保持着原始的状态。

华南虎伤人事件发生后,引起江西省林业部门和宜黄县党政领导及全县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县乡村三级联合做好了死者袁洪华的安抚工作。县政府发出特令,华南虎保护区由原来4个乡镇扩大到6个,保护面积由原来的6000平方公顷扩到8100平方公顷。各级宣传部门在全县上下开展“爱我华南虎、护我国宝”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公安部门集中警力对全县农村的猎枪猎器进行了收缴,把保护华南虎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据悉,国家林业部即将派出专家学者调查考察组到宜黄实地考察,以便于把该地区保护华南虎工作做得更好。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