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代”而不“表”为哪般
某单位职工听说上级要召开职代会,纷纷找职工代表反映对本单位个别领导和有关问题的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引起上级的关注。谁知,会议开过了几个月,职工的意见犹如泥牛入海。后经打听,才知那位职工代表压根儿就没把职工的意见代上去“表”?出来。职工生气地说,要这样“代”而不“表”的代表有何用?
其实,类似上面那位“代”而不“表”的代表,在各级各类代表尤其是职工代表中并非个别。
“代”而不“表”,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本人认识上有偏差,不履行代表职责或存有私心怕打击报复有极大关系。当然,要克服“代”而不“表”现象,除了代表个人要摆正位置牢记职责和重托外,领导干部和会议组织者为“代表”创造表达意见的条件、环境、机会和氛围也至关重要。因为只有上级机关和领导干部有想听意见、建议的意愿和诚心,下级或派出的代表,才愿或才敢代表群众“表达”意见。可见,愿“表”与愿听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这里要说的是,既然当了代表,就应首先当好群众的代言人,这既是选举人对“代表”的起码要求,也是“代表”的基本职责和应尽义务。要知道,上级召开某个代表会议特别是职代会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下情听取群众意见,况且有时来自群众的意见、建议比表扬或肯定成绩更需要更重要。所以说,代表一定“代”而要“表”。
(魏俊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