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1月20日
头版
01

机修公司“活”了

铁一局五处内昆线急需立爪,处长马上为他们调去一台“新”的,经过一段时间运转,发现性能不错,副指挥长徐延康询问生产厂家,技术员说是机修运输公司用旧立爪修复改造的。

徐延康眼睛大睁,一脸的不相信。当年他曾在该公司修过一台汽车,没开到“家”就“趴窝”了。

徐延康又让从该公司拉来一台。再次证明,性能质量确实不错,这才信服。

厂还是那个厂,人还是那些人,改制却使其今非昔比。

机修运输公司是由五处汽车队和修配厂组建的后勤服务单位,长期以来靠处里的保护政策,躺在主业上吃“现成饭”。近两年,处里各公司都逐渐进入市场,相继推行了责任成本核算,而他们仍是老一套,技术水平低,服务态度差,致使各单位有活也不愿给他们干,严重时,三分之二的职工坐着吃闲饭,百十号人的厂子亏损达260多万元。

去年底,五处对机修运输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将其推向市场,职工们过去每月拿五六百元一下子降至200元。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大家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由修理图省事换整件变为能省一分省一分尽量修复,由干活不讲质量变为再小的活也要精益求精。还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处了解信息,征求意见,为公司揽活。

在走访中,公司经理发现各单位的废旧工程机械堆的不少,便决定改修工程机械。他们将那些已成为一堆堆废铁的立爪、梭矿拉回来,进行修复改装,使其性能达到了同类机械的国内最好水平。在管理上,他们将原工资标准装入档案,实行单项承包和工时加技术的分配机制,拉开档次。

体制一变,经营效果也变了。去年初改制时除原亏损外,又亏损21万元,而到了年底,不但消化了21万元的亏损,还盈利29万元。职工平均收入比改制前提高200多元,待岗的职工也都有了岗位,公司修复的工程机械供不应求,成了工地上的“抢手货”。 (杨令青张纪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