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信(小说)
文/马福林
A厂党委书记病退离职,上级领导经过全面考察,初定从宣传科科长和党办主任两人中推荐。
干部部门正待最后确定人选时,突然收到群众举报信,举报宣传科长三大不是,一是有经济问题,据说在购买宣传资料时吃了回扣。二是有作风问题,据说还不止一人,第三个最要命,据说在“六四”动乱中说了不该说的话,一个党的宣传干部,在关键时刻给党脸上抹黑,这可不是一般问题。举报信来势很猛,投递面也广,上级主管考察干部的部门与提拔有关系的人都收到了同样的内容的信,包括与提拔有关的党办主任。
有人为宣传科长抱不平,他平静地说,心里没冷病,不怕吃西瓜,孰是孰非,会查清的。
党办主任对此举报极为愤慨,他拍着胸脯说:“明明是无中生有,造谣中伤嘛。我和老王是同学,一同进厂,共事多年,他作风正派,工作积极讲原则,政治上绝对可靠。”他对上级派来调查的同志慷慨激昂,对周围的人都这么说。上上下下的人都说刘主任在与已升迁有关的关键时刻,对自己的政敌如此执言仗义,实在难得。话传到王科长耳里,他感动得掉了眼泪,紧握着刘的手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患难知己,高风亮节,人生能有此知己足矣。”
提拔干部是件严肃的事,并不因为有人拍了胸脯就能释嫌,再说,他们是老同学,同学为同学拍胸脯,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
事情的结局刘主任早就料到了,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查了数十天,搞得厂里沸沸扬扬,待事情水落石出之时,刘主任已升迁为党委书记。
刘主任升任党委书记第一次职工大会上大讲特讲怎样做人,还特别列举了对王科长的举报信,对信中不实之词逐一进行了批驳,并宣布要彻底追查匿名信的制造者,但后来到底没查出谁人所为。王科长的问题虽然查清了,声誉却每况愈下,到后来不得不打了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