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送上一张“新名片”
部队退伍后,我走进了西安客运段的大门。当第一次以列车员的身份踏上列车,看到车外旖旎的风光,车内相貌各异的旅客时,我很是激动。可是,随着出乘趟数的增加,我心中那份憧憬渐渐被苦恼代替了,首先是饮食住行的不适应,其次,就是旅客的难伺候。
真正唤起我对客运工作的热爱,对旅客充满爱心的服务,是在1998年8月的一次出乘。记得那天,由于天气炎热加上自己患有热感冒,我在扫拖作业时晕倒在地。“列车员中暑了!”……当我醒来看见张张淳朴而焦虑的面孔时,我这个七尺男儿流下了热泪。从此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心都是肉长的,任何事情,只要你付出,必会有回报。
记得有一次,列车从烟台始发,平素爱喝茶的山东烟台籍旅客邵泰顺老人去华山旅游。上车后,发现准备好的茶叶忘在了家里,急得直在车厢里打转,我便从自己包里拿出随身带的茶叶送给老人。列车到达华山后,正逢下雨,我又拿出雨伞送给老人用,老人紧紧握住雨伞望着我,颤动的嘴唇半天说不出话。当我又一次出乘到达烟台后,老人领着老伴、儿子特意接车,非要我到他家里去坐坐。这件事情虽然很小,但对我的感触却很大,我当时只不过是举手之劳,而给老人留下的却是美好的回忆。从此以后,遇到老人我扶一把,小孩病了我抱一抱,残疾人上车我背一下……每当我得到一声谢谢时,顿时感到莫大的欣慰。
随着社会阅历的不断加深,我逐渐意识到要想搞好服务工作,光靠爱心是不够的。为拓宽客运市场、满足不同层次旅客的需求,我苦练服务技能,潜心学《心理学》、《演讲与口才》、《旅游常识》等书籍,把旅客列车作为传播精神文明的窗口,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展示着铁路职工的新风貌,送上一张迈向新世纪,牢牢站稳运输市场的“新名片”。
樊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