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要敢于让年轻有为之人挑大梁
联想集团在用人上的一大“高招”,就是敢于让年轻有为之人挑大梁。有的研究生到“联想”工作,仅一年多时间,即被委以分公司总经理的重任,独当一面,使其在工作压力和岗位实践中磨而砺之,尽快成长和成熟起来。我们常说市场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竞争,联想集团这一用人“高招”,给人以启迪。
其实,举凡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都很重视人才的培养,只是各有各的招式罢了。笔者所在的某企业,日前有一年轻技术人员跳槽到山东一家企业,独自完成了一套难度很大的工装模具设计,深受企业老板赞赏,即马上提升这位年轻技术人员为一技术部门负责人,且工资等待遇比许多老技术人员还高。消息传回陕西,工厂不少人为之愕然。此人在原厂时实乃默默无闻一“小”角色也,孰料换个地方,就一炮打响了!其实,“炮”打得响否,关键在于用人机制。不用,人才何以脱颖而出?近年高科技产业突飞猛进,表现在市场竞争中,则往往是“快鱼吃慢鱼”。如是,如何发挥优秀年轻人才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着实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最近有关微软吃官司的报道吸引着众多读者的目光,连美国政府的克林顿总统也不敢作壁上观,而欲过问此事。但不管微软公司是否违反了美国的反托拉斯法,人们却不会忘记微软公司的起根发苗,与比尔·盖茨(当年只有19岁)及其那帮被人们称为“微软小子”的勤奋努力工作是分不开的。尽管微软公司事业越搞越大,然其“敬业精神、高效率、创造性、坚韧执著及人员年轻化”这一企业文化至今未变。在西部大开发中,我们西部企业在年轻人才使用上,无论是观念还是内部环境,恐怕都应学学人家的长处才是。俗云: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不遛不跑,焉知骡耶?马耶?又怎能做到用人上的优胜劣汰呢? (柯喜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