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4月2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报社会经纬 南极死里逃生记 秦都盛开文明花

当前版:第A4版:社会经纬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社会经纬
04

秦都盛开文明花

——咸阳市建安总公司第一项目经理部创建省级文明工地纪实

文/刘海峰 滑战林 张民翔

“工地犹如垃圾场,工人好似破烂王”。这是人们对许多建筑工地粗放管理现状真实的描绘和批评。可是,当你走进咸阳市地税局综合办公楼工地时,你会感觉耳目一新。工地干净整洁,各种建材整齐堆放,施工机械有节奏的轰鸣;职工们有条不紊的工作,一改别的工地那种脏、乱、差的形象和野蛮施工的作风,展现了当代建筑工人的时代风范和形象。这就是咸阳市建安总公司第一项目经理部创建的省级文明工地。

为了落实总公司领导要求该工程要建成“省级文明工地”的精神,进入工地后,项目经理罗大泾就为该工程制定了高起点的施工管理标准,并成立了“创建省级文明工地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计划。首先,要求管理和施工都要做到四个字:高、严、求、实。即高标准、严要求、求质量、实事求是;其次,给工地创造一个文明施工的氛围,杜绝许多不文明的施工习惯和行为,制定了进入工地的“十不准”,再者,制定出创文明工地的奖罚条例,规定:每位管理人员先扣5—10%的工资,创优达标后,给予奖励,如果不能达标,所扣工资不再返还。例外贴人员李宇超、刘鹏、来振国,外贴达到优良,共奖励2000元现金。这样,激发了全体职工创建省级文明工地的积极性。

在创建文明工地中,项目经理罗大泾,率先垂范,以身作则。首先做到文明管理,从工程的进度计划,材料落实及检查,施工标准和验收,都是亲自组织和落实。由于他的身体不好,经常带病上班,项目部工作中的90%以上的问题,都是他在现场就地解决的;许多事故的隐患,也都是在随时工作中整改纠正的。项目部经理实行7.30签到制,他每天准时到工地,在他的带领下,下属的迟到、早退和无故缺勤情况极少发生。党支部书记、施工总指挥李秦生,时刻不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职工每天奋战在一起。在主楼施工阶段,一天两班倒,昼夜不停,职工换班了,他还坚守在工地。经常三、四天昼夜连续值班。家中的一切家务,都落在妻子肩上。以至回家后,妻子埋怨他说:“你还知道有家,还回家干啥?”他只能陪笑脸。在繁忙的施工中,他还定期组织召开支部会,组织党员学习,要求党员在创建文明工地中做带头人。由于综合办公楼结构复杂,技术质量的难度也非常大,技术负责人孟凡毓带领李宇超、刘鹏等技术员,本着科学的管理、精心的施工、严格检查的原则,每进行一项施工,都是技术人员到现场交底、安全交底,技术安全管理渗入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保证施工的技术质量“达标”。

为了建设文明工地,项目经理罗大泾不仅从自身作起,而且从经济上全力支持,先后拿出四十多万元的材料和人工费来解决创建经费不足的矛盾。他从组织生产到监督检查,事事一丝不苟,使每项单项工程都达到优良。在硬件建设上,从临时设施到施工场地、从水电到道路、从外架到室内维护,每事每项,都严格按“省级文明工地”的标准来完成,而且持之以恒,使物资堆放美观整齐规范化。在文明工地硬件建设达到省级标准的同时,他们更注重职工的精神文明建设。以人为本,重视职工的素质提高。丰富活跃职工的文化生活,工地建起了文化室、影视室、乒乓球室、图书馆及卡拉OK厅等文化娱乐场地,使职工在工余饭后,劳逸结合。多彩丰富的文化生活,陶冶了职工的情操,杜绝了黄、赌、毒对职工的诱惑。职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树立了建筑工人在新时代的新的形象。当工地通过省级文明工地验收后,罗大泾终因劳累过度而住进了医院。

创建文明工地后,按规定兑现了两万元的奖励、使职工们更加意气风发,精神变为物质。职工们在施工中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主人翁精神,在短短的一年中,使这个高45M,建筑面积一万余M2,用钢材近千吨,浇注砼约1万M3的十层框架曲梁仿古建筑在咸阳拔地而起。并且主体砌砖、内粉三万余平方米,外贴5000M2,实现了产值634万元。经过项目部的自查和公司质检站和有关部门多次复查,施工项目全部达优。而且做到没有发生一例安全事故,工期和进度都达到合同要求,受到了甲方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为总公司争得了荣誉。

在创建文明工地中,罗大泾经理充分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强大的精神力量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就能创出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挖掘出了职工潜在的能量。他表示,在新千禧之年,在公司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和各方面的协调支持下,项目部将乘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带领这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艰苦奋斗,为企业、为咸阳、为西部大开发贡献一个建设者的力量。

咸阳市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第一项目部经理 罗大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