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5月1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报公众视角 张艺谋答军艺学生问 广告 老师请听我说 解读“南天一柱”题刻 闲话《六然训》 导演的人格 抄书乐 三靓女争演王朔新片主角 图片新闻 华山中华民族的父亲山

当前版:第A4版:公众视角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公众视角
04

闲话《六然训》

文/姚平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有事斩然,无事澄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此乃明朝学者崔铣的修身格言。

“自处超然”,即以淡泊超脱的胸怀,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不因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不为物欲所障而迷人歧途,这是对生命本意的彻底解悟,也是对人生之途的自我拓展。路,走得愈宽,得到理解的可能性愈大。

“处人蔼然”,即与人相处,需亲切和蔼,以诚相待,使人有亲切感。那些颐指气使、唯我是从、忌贤妒能、当面握手,背后踢脚的人,不过是自私狭隘的庸夫。庸夫,当然不会有容人的雅量。自觉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是一个人素质与文明的标志,也是事业和社会的需要。

“有事斩然”,即每临大事,既要分清是非曲直,又不逡巡犹疑,能很快做出合情合理的处理。要做到这一点,没有高瞻远瞩的气度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是不行的。

“无事澄然”,即无事时,心底宁静,别无它挂。如此,方可以坦荡之胸怀,领略人生之真谛。

“得意淡然”,即在志得意满之时,更要处之淡然,谦虚谨慎,万不可专横傲慢,欲壑难填,用放大镜把自己看得神乎其神,成为“小人得志大不幸”的佐证。

“失意泰然”,人生“得”与“失”是辩证的,也是在所难免的。但人在“失”时方寸易乱,或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或焦躁盲动。所以,要学会心平气静,泰然自若。人的价值,并非完全用表面的“得”或“失”来决定,要看其对社会的贡献。记得有两句诗:“经多实践思方壮,看破浮名意自平。”只有思壮,方能意平,这正是成熟的表现。

崔铣的“六然训”其对今人和后人都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