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拆除“隔心墙”架起“连心桥”
全省自上而下形成厂务公开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
本报讯 (记者 桂子)“公开拆了箱底,亮了家底,给了职工一个明白,还了干部一个清白。”这是企业职工对推行厂务公开的评价。一些企业领导深有感触地说:实行厂务公开拆除了领导与职工的‘隔心墙’“,架起了相互理解和支持的‘连心桥’。”这是自去年4月全省推行厂务公开制度以来企业出现的新气象。
去年,省委、省政府将厂务公开工作列入全年的工作任务和各级目标责任考核。省委常委会决定成立了由省纪委、省工业工委、省经贸委、省监察厅和省总工会领导共同组成的省厂务公开领导小组,省委、省政府办公厅适时出台了《关于在全省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实施意见》。截止去年底,全省37个地市、厅局(总公司)所属企业厂务公开率达100%。在省上有关厅局的带动下,各级都相继成立了以党委或行政领导亲自挂帅的厂务公开领导小组以及工作和监督机构,企业还明确了党委是第一责任人,行政是第—执行人,纪监是第一监督人,工会负责做好组织协调的厂务公开工作责任,全省自上而下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有关方面齐抓共管、职工全员参与”的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为全省厂务公开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围绕国企脱困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各级都在优势企业、重点脱困企业和改制企业中,确定了一批实行厂务公开的重点单位,其中列入省上重点企业116个,省厂务公开领导小组直接联系企业25个,进而在全省形成了层层抓重点,以重点突破实现全面推进的工作态势。
宝鸡石油机械厂自觉实行厂务公开,解决了工厂改革发展中的几个棘手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干部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使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创造了依靠职工依法治厂的典型经验。尤其是一些困难企业通过公开厂情,发动职工,增进了干部与职工之间的互相理解和支持,不仅稳定了职工队伍,而且为企业摆脱困境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不少企业出现了象西安林化厂那样领导班子与职工一起艰苦奋斗、共度难关的喜人景象。在去年8月份开展的全省厂务公开推行月活动中,西安市通过大力宣传和组织学习,狠抓重点企业和薄弱环节,当月就使实行厂务公开的企业增加了505户,走在了全省公开工作的前列。
与此同时,一些企业在制定厂务公开的实施细则中,不仅做到有公开内容,而且有相应的公开时间、公开形式、承办部门、操作程序、检查监督内容、职工意见反映渠道和整改意见反馈渠道等。西安西郊热电厂、西铁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还建立了企业内部各级公开网络体系,使厂务公开更贴近职工。相当一部分改制、改组的中小企业及时将改革方案、现有资产、股金改制及运作、职工人股分红及租赁承包费用的收用管等重大问题公开,吸收职工参与管理和进行监督,保证了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