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6月07日
社会新闻
02

乱抛垃圾堵塞明渠 下水管道“超期服役”

今夏,西安仍存“水患”

本报讯 “昆明路成了昆明湖”、“××地水围楼”汛期刚至,因一场中雨,小寨什字、西稍门什字、昆明路、太华路等低洼点因路面积水已频频告急。干旱的西安,今夏像往年一样又遇“水患”。而据有关部门介绍,由于地下排水管道继续“超期服役”,市民不讲公道,乱抛垃圾杂物,从而导致下水管道、明渠堵塞、淤积,西安城区“水患”今年仍然严峻。

据了解,西安城市排水管网由地下排水管道及地面明渠两部分组成。西安城区的污水管道多建于60至70年代,因排水干管管径偏小,大多超过30年的使用年限,破裂、漏水情况严重,早已不适应当前西安城市排水的要求。近年来,由于资金严重不足,市政部门除配合道路改造,对个别路段下水管道做了更换外,大多排水干管道不能及时得到改造,从而出现了“哪里出了问题抢修哪里”的被动局面。至于目前西安城区用于排泄污水、雨水的明渠,由于附近居民及单位将各种垃圾杂物随意倾倒人敞口渠内,使渠道变窄,水位逐年上涨,排泄能力逐年下降,部分地段由于渠道淤积严重,甚至出现倒灌,致使路面积水。鉴于此,每年汛期来临前,市政部门常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对雨水管道进行疏通,对下水井进行挖掏,对明渠进行清淤,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西安夏季“水患”仍无根除。

据西安市市政部门人士指出,如今,西安地区排水设施已远远不适应西安作为国际大都市地位的要求,汛期雨水给城市防汛也带来一定影响。彻底解决西安城区逢雨路面积水的根本途径在于:全面更新排水管道、彻底改造排水明渠(变明渠为暗涵)。而这,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更需要得到有关决策者的重视。 本报记者付博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