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三十九岁现象”之警示
39岁是人生的一道彩虹,39岁是人生的一个门坎。据今年5月31日《中国改革报》披露:从福建省纪检部门了解到:近几年,该省因经济问题“落马”的县、乡两级党政领导干部中,30至40岁之间的占了相当部分。对此,一些群众戏谑为“39岁现象”。
眼下,在一些地方似乎有这样一个“原则”:35岁以上的不再提拔进入乡镇党政班子,40岁以上的基本不再提拔进入县级党政班子。这种以年龄划线的做法,的确将一批年富力强的干部推上了领导干部岗位,他们有魄力、有干劲,有相当一些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辉煌的业绩。但亦应看到,有些年轻干部由于自身拒腐防变能力不强,放松了世界观改造,加上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有的人不顾客观实际,大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出现了“空壳乡”、“空壳县”;有的人一旦大权在握“什么大话都敢吹,什么责任都敢推;什么酒水都敢醉,什么钱财都敢昧。”……难怪社会上百姓说这类干部是:“第一年宏伟蓝图,第二年稀里糊涂,第三年唯利是图,第四年一塌糊涂。”这种“35岁提拔、39岁翻把”的尴尬人生结局,再次警示我们:干部“年轻化”只是选拔干部的一个标准,更重要的还是将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张翟西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