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6月2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报企业形象 树“窗口”形象  创辉煌业绩 窗口行业的一面亮丽旗帜 长城脚下富民歌 广告 质量赢得大市场  信誉树起新形象

当前版:第A4版:企业形象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企业形象
04

长城脚下富民歌

——榆林牛家梁乡大伙场村发展纪实

榆林牛家梁乡大伙场村在世纪之交的九九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00多万元,粮食总产量达130多万公斤,人均收入达3500多元,占有粮食2050斤。从一个贫困村一跃成为陕西边陲的一颗耀眼的农村新星。

位于长城脚下的大伙场村,是一个地域偏辟,荒漠中的贫困村。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和各方面条件的制约,这儿的生产发展缓慢,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对滞后。虽然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在黄土里刨食,可是,得到的却是水土流失田地沙化,人民生活贫困,村民人心浮动。穷则思变,1999年,在乡镇领导的支持下,村民们选举出了自己信赖的具有经济头脑的原会计王彦林担任村委会主任。

村委会清醒地认识到,解决村民的温饱是当务之急。他们对本村的土地资源进行调查,结合本村的实际,加大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他们投资47万元,引资42万元,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快现代化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建设。全村人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战天斗地,在长城沿线新修旱涝保收的水地800多亩,使原来人均1.2亩水浇地增加到2亩,粮食连年增产,成为长城脚下的余粮大村,同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建立生态绿化带,加大山川秀美工程建设。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日本中国同仁绿色遣唐使连续四年八次同大伙场村群众一块儿植树造林,栽下各种树67200株,为中日友谊作出了贡献。

高高的长城,并没有隔断大伙场人长远的目光和自我发展的意识。他们不但狠抓农业生产,而根据本地实际,狠抓本村的经济建设。他们通过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创办乡镇企业,鼓励村民发展个体企业。建起了村办企业30多个,并且办起家庭种植业、养殖业、经济林、生态农业和沙河开发,仅养鸡就达45000多只。他们开发的项目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效益,有的已形成了规模。使他们的种植、养殖、加工、产供销形成了一条龙生产服务体系,建成了工、贸、农为一体的现代多元化立体农业。使原本一个贫困的农村改变为一个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小康示范村。村党支部连续三年被榆林市委授予“先进党支部”;被榆林地区授予“村民自治模范村”;榆林地委、行署命名为“小康示范村”;陕西省委命名为“小康村先进党组织”等多项光荣称号。

(刘冰 张民翔)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