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陕西也能生产名贵切花
我省建成数个鲜花基地
本报讯 由西安植物园承担的陕西省科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名贵鲜切花工厂化快繁示范基地建设及产业化开发”和陕西省科学院“花卉种苗工厂化繁育示范基地建设及产业化”等课题,经4年研究攻关,取得显著成效。专家日前鉴定认为,该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同类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
陕西花卉业与全国相比起步较晚,同时存在着规模小、品种单一、技术落后以及季节性、结构性矛盾突出、市场占有率低等问题,该项目组科研人员经反复试验研究,在花卉种苗工厂化快繁技术研究领域建立了非洲紫罗兰、彩色马蹄莲、芦荟等无性快繁系,总结出了几种花卉的过渡栽培基质及栽培条件,提出了工厂化快繁的技术流程。通过对百合、唐菖蒲、切花月季、切花菊等的露地及促成栽培技术研究,从国内外引进的6科10属209个花卉品种中筛选出了在本地适生的花卉优良品种26个,总结出了将自然露地栽培与大棚、温室促成栽培结合,以配套的栽培技术为保证的西安地区周年供花技术体系。提出了适合百合种球繁育的适生条件及其繁育技术措施,确立了陇县八渡、柞水老林为陕西的两个适宜百合种球繁育的基地。
据悉,宝鸡市种子公司和柞水老林乡等基地3年累计生产百合等花卉种球500多万头,获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
(王百战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