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7月21日
社会新闻
02

一方面是医院医风医德逐年下降、医疗费用居高不下;一方面是职工群众渴望享受优质、实惠的医疗服务。于是,在“医改”的春风中,“工农医院”便应运而生。面对这个新鲜事想着医疗行业多年的沉疴,我们不禁在问:

“工农医院”能否赢得工农大众?

“以病人为中心,方便病人,为病人服务”。几乎是所有医院对社会的郑重承诺。市场经济各种思想冲击着医院固有的职业道德和信念,医风医德的下降、医疗费用的居高不下,已成人们反应强烈的社会热点。如何解决现阶段医院行业的诸多沉疴和问题,“医改”便势在必行。在“医改”中,古城西安出现了“平民医院”、“工农医院”,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这里。

位于西安西郊的西电集团医院,是今年西安市“医改”试点单位之一,年初,该院正式将医院定位为“工农医院”。即将主要服务对象确定为工农大众,采取相应的改革和管理措施,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服务质量,让工农大众看得起病。

西电医院是一家三级综合性医院,他们为什么要在“医改”中首当其冲呢?院长梅强先生说,首先,西电医院地处西郊,企业多,又在城乡结合部,他们面对的服务对象以中低档收入的工农大众为主,企业亏损,下岗职工增多,使工农大众难以承受越来越昂贵的医疗费用,“因病返贫”现象开始出现;其次是西电集团将他们剥离了出来,让其独立运作,自负盈亏。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定位“工农医院”,以低价收费,才能赢得工农大众的信任,他们也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

西电医院的做法无疑符合了工农大众的愿望,但他们能实现自己的承诺吗?改革之初,该院为保证“工农医院”的定位,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一是实行“双向转诊”,方便社区病人;二是免收门诊挂号费,并规定门诊处方平均费用不得超过每张40元;三是确定13种一线抗菌素基础用药,对16种常见病实行病种最高限价;四是要求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不得超过2750元。仅此一项,平均住院费用就比其他三级医院少花近千元。

通过半年时间的运作,日前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记者于近日又对此事进行了回访,暗查了几个月的账册,走访了一些住院病人,了解到,该院的门诊处方和住院费用平均数均控制在40元和2750元之内,受到了患者的好评。除此之外,他们还和周围15家乡镇医院、卫生所及50多家企业小医院、卫生站建立了“双向转诊”关系,形成了固定的医疗保障网络,使“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成为现实。

“工农医院”是以优质的服务和低廉的收费来赢得工农大众的芳心,通过“医改”也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它的出现,无疑向人们吹来了徐徐清风。但要治愈医疗行业多年的沉疾,“医改”还需走一段很长的路。

本报记者阎冬田勇刚

放大 缩小 默认